整天把心思放到别的事情上,都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心到时候进场连个举人都考不上!”
文哥儿道:“那么多人考到二三十岁都还不是举人,我才八岁,不着急的!”
丘濬不吭声。
文哥儿见丘濬这模样,也想到丘濬已经七十五了。
要是他当真二三十岁再考举人,老丘怎么说都得九十好几了,怕是看不到他当进士了。
哪怕再怎么希望老丘长命百岁,他也得承认从古到今都是“人生七十古来稀”。
文哥儿拉着丘濬的手保证道:“等我去苏州玩过了,一定专心备考!”
丘濬看着文哥儿满脸认真,也知道自己是着急了点。
世上哪有让后辈八/九岁就去应试的道理?
这并不是文哥儿的错,只是他私心想看着这小孩金榜题名而已。
丘濬道:“你心里有数就好,切记无论如何都不能耽误了学业。”
文哥儿道:“我四先生也是状元来着,多少人想当他学生都当不了!”
别看他主要跟吴宽学书画,实际上人吴宽也是苏州考出来的状元郎好吗?
众所周知,苏州那一带自古以来就很卷,从古到今状元不知出了多少个,能在那种地方考出来的人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吗?
别拿老吴不当状元!
丘濬虽然不太看得上吴宽那整天吟风弄月、谈诗论画的爱好,却也认同吴宽的才学确实挺不错。
至少教个半大小子是绰绰有余的。
听文哥儿再三保证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丘濬就嫌他烦了,撵他赶紧回家去。
接下来文哥儿便跟李东阳他们挨个告别,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去了苏州我就不能做你们的功课啦真是太伤心了哈哈哈哈哈”。
李东阳:“……”
杨廷和:“……”
谢迁:“………”
每次看这小子得瑟都很手痒。
跟老师辞别完毕,同辈自然也要作别。
谢豆他们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学业要完成,平时已经不能经常和文哥儿待一块,得知这件事后还是很不舍,拉着文哥儿问起出发日期,约好当天要去送文哥儿登船。
文哥儿一一答了,剩下几日便专心移交手头的工作。
东宫那边既然已经拜别,剩下的就只余下《本草》的编修工作了。
这书都以编了一年多,他们反复推敲了几种格式,如今已经修出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模板,剩下的只要照着这些模板往下修就可以了,不需要文哥儿再天天汇总进度去内阁汇报。
吴宽这次是回乡守制去的,算不得什么大喜事,连最喜欢舞文弄墨的翰林院也没有再组织什么送别活动。
实际上不少人还觉得颇为惋惜,吴宽这刚从翰林院熬完资历,正是要在朝中大绽异彩的关键时期,结果他继母这时候没了,谁听了不得道一声可惜?
吴宽本人倒是很平静,不管他与这位继母有多少情谊,算下来终归是自家长辈。
当晚辈的岂有埋怨长辈死得不合时宜的道理?那等狼心狗肺之辈,岂配在朝为官!
师徒俩与亲朋好友作别之后,按照约定好的日期准备南下。
临行当天自然有不少亲朋来给他们送别。
吴宽身着素袍,整个人看起来清逸绝伦。他谢过众人的相送,正要带着家中儿女与文哥儿登船,忽听不远处有人喊了一声:“小先生,等等!”
文哥儿止步回头,却见杨玉跳下一辆看起来就不简单的马车朝他跑来,那马车周围还簇拥着一群以杨玺为首的“大汉将军”。
瞧见杨玉兄弟俩,文哥儿一下子想到了车上坐着什么人。他转头压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