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知道了。”
陈立春刚走,根纳季又找过来。
陈立东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怎么样,有什么收获没有?”
“他俩想跟你讨论一下,那几块样本的工艺。”
“他们拿到钢材样品之后,回大学进行了低温冲击、变形抗力、拉伸性能实验,还用真空炉炼制了几块钢材,又在实验室模拟了轧制工艺和规程,都达不到样品的质量。今天专门过来,跟我们讨论一下工艺。”
根纳季的两位学长,是莫市大学材料学院的留校博士。主攻低温物理学、金属材料学。
受根纳季的邀请,想来指导一下炼钢厂的冶炼工艺。结果,“一不小心”,发现了陈立东摆在会议室的两块钢材样本。
于是被套住了,这次返回来,想探讨两块金属材料的冶炼和轧制工艺。
两块金属材料哪儿来的呢?
这两块
金属,一块是高强度船板钢,一块是高强度航空用的结构钢,属于原来共青城钢铁厂的主打产品。
陈立东接收钢厂后,王宏斌安排人在整理和翻译资料室的资料。
这两种钢材的数据资料,被陈立东拿到后,就用系统熔炉模拟了冶炼工艺。出来两块样品。
听根纳季这么问,陈立东眨眨眼说道:“我水平有限啊,不知道能跟对方聊出个啥结果,你们可不要笑话我。”
“没关系的,我们就是一般性的技术研讨。”
陈立东原以为根纳季单独来请他,到了会议室才发现,好多人在呢。
包括陈立春、张兵、老肖、尹福茂,还有安苏。
陈立东问大哥,“中船公司两位没来?”
陈立春小声说:“现在你们钢厂已经稳产了,他俩就回国了,去提交报告、确定订单,你等着签合同吧。”
“有尹老大呢,以后这边交给尹老大来负责。”陈立东也小声说。
“肖霍洛夫呢?”陈立春问。
“老肖跟咱们回去,筹建咱们自己的钢铁厂。”
“我还得在这边待一段时间。肖霍洛夫跟我商量,在这边安装一条轧钢线。配上加热炉,用成型的钢坯也能轧制钢材了。”
“忙得过来不?咱们还得建国内的厂子呢。”
“两边跑吧,张兵也同意,这边还有实验要做,成功了,我们自建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就更有底了。”
“你俩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过,我喜欢。”
“试制设备的钱要从你这边出啊,这套设备下来两千万不在里头,利民厂还架不住折腾。”
“钱不用担心,家里开单子,远东这边付款,你可劲折腾吧。你要成功了,能在国内卖出两套去,钱就赚回来了。”
这时,根纳季陪着两位学长走了进来。
会议室布置的是课桌形的,前边一个讲桌,旁边立了一块黑板。
“这两位都是我们学院的博士生,这位是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这位是安德烈·沃罗宁。”
安德烈·沃罗宁个子中等,是个胖子,肚子圆圆、脸型嘟嘟,戴着近视镜,有些腼腆,非常好相处的样子。
而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正好相反,身材比较瘦小,鹰钩鼻子,上唇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神锐利,很有学者派儿。
两人都三十多岁,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要年长些。
根纳季介绍完之后,回到观众席前排,挨着陈立东坐下。
安德烈·沃罗宁也坐过来,讲台上只留下了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
德米特里·莫斯科夫斯基先介绍自己:“各位,我这两年一直跟着尤·德·特列季亚科夫院长进行耐高温材料研究。我研究的对象是钽铪碳化物,估计很少有人听说过。”
“不过,我也对合金钢材有研究。对于共青城的这家钢厂,我以为已经荒废或者终将荒废,没想到会重焕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