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东华换将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东华换将(1 / 2)

吴卫国打国际长途向陈立东汇报的时候,南陈村这边正在唱大戏。

滨海县组织了“三下乡”活动,这两天在孙集镇南陈村搞评剧专场。

参演的是蓝市评剧艺术团。

蓝市是评剧艺术发源地,评剧艺术根子在民间,成兆才先生当年创建这个剧种,靠的就是走村串镇,凭民间的供养,使蓝市评剧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蓝市有个民谣这么唱:“扯大锯、拉大锯,姥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

唱大戏就是唱评剧。

40多年过去,老一辈艺术家或者年老体弱不能演出、或进入学校传艺授课,而新人却很少脱颖而出。

因为,随着电视的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评剧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在她的发源地,迅速走向凋零。

于是在半年前,蓝市评剧团就得到了赞助资金,整治行头,排练剧目,年底要参加文化、科技、艺术“三下乡”,并且在孙集镇热热闹闹地演一场。

这个“一场”,可不是1场,而是要连唱3天,每天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一出戏唱下来,要一个多小时。

剧目有《花为媒》、《墙头记》、《卷席筒》、《打金枝》等传统剧目,还新编了一场《三英献艺闹东华》。

所谓“三英”,讲的是蓝钢检修公司车工刘柏超、蓝市劳服公司机械设备修理电焊工李汉武、蓝市德峰机械厂铣工张保东三人参加东华职高组织的机加工职业技能大赛比武夺冠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用的真名,情节演绎了不少,增加了三人各自克服困难、鼓足勇气参赛、赢得家人支持、苦练业务技能、最终夺得冠军的情景。

演出中,东华重工机械制造公司提供了不少道具模型,甚至罗浩等人还登台客串了自己的角色。

整个故事充满正能量,就是情节太直白,也缺少青衣花旦......

一句话:没啥看头。起码孩子们看不懂。

台下的孩子们扎到大人怀里一个劲地喊:“不看这个,不看这个

,我要看打公主的。”

东华员工们却津津有味,包括刘柏超、李汉武、张保东三人。

不明就里的人问:“敢情这出戏演的是3个外人把你们东华几万人给干服了啊。”

旁边东华的员工不干了,说道:“那仨人现在都在东华,你明白咋回事了吧?”

不服的人继续抬杠:“我不管之后的事情,反正你们那个时候就是不行。”

东华员工还在辩解:“那是我进厂子晚,放到现在,6个工种的冠军,我们东华全拿。”

《三英献艺闹东华》在一片呜里哇啦的唢呐声中谢幕,报幕员通知大家,晚上上演传统剧目《狸猫换太子》。

陈立东等演出结束后,跑到后台凑热闹。

罗浩卸完妆出来,正赶上陈立东在给大家发红包,说拜年的话,就问道:“陈董事长怎么这么闲?”

陈立东掏出一个红包递过去,说道:“谁也不能剥夺我发红包的快乐。”

罗浩把红包揣起来要走,被陈立东拉住:“有事跟你商量。”

然后在舞台一角,幕布后边,一个灯光黑暗的角落,陈立东说道:“浩哥,你觉着东华怎么样?”

罗浩甩开陈立东的手,说道:“有事就说,别整官场那一套。”

陈立东再次伸手去拉罗浩,“卧槽,别走啊,话还没说完呢。”

罗浩道:“到底啥事啊?扭扭捏捏的,痛快地说,这还放着假呢,晓宇让我买几串糖葫芦,我怕人家走了买不到了。”

陈立东一愣,拍了罗浩一巴掌说道:“晓宇姐有啦?酸儿辣女,是儿子吧。”

罗浩也一愣,说道:“有了?有了吗?也许是...我得回去问问她。”

说完又想走。

陈立东挡在

最新小说: 我惦记你很久了 黛玉与福尔摩斯 论白月光如何在修罗场里艰难求生 嫁给未婚夫哥哥后 籍籍有名 蜜蜂膝盖银子弹 摊牌爱意 我见青山 少爷又在想我 八零娇美人被读心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