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江东霸业 > 第222章 完美主义者

第222章 完美主义者(1 / 2)

诸葛亮笑道:“君侯可还记得亮先前所言王佐之才乎?”

孙策顿时眼中放光,惊喜道:“莫非徐元直已到了江东?”

诸葛亮见孙策非但记得徐庶之名,还如此热切,便知他果然求贤若渴,心中稍安,总算为徐庶找到安身之地。

面对孙策充满企盼的目光,却摇头道:“元直此时正在南阳,君侯已取江夏,可将其母先接至夏口暂住,也无不可。”

庞统慨然道:“徐庶乃文武之才,昔年任侠江湖,疾恶如仇,后折节学问,数年间便有所成,其智可见一斑。”

诸葛亮点头道:“此人精通兵法谋略,尤善军阵,其才远胜于我,若君侯敢委以大任,必不负重托。”

孙策一脸虔诚地听着卧龙凤雏商业互吹,心中却憋着笑,徐庶之才乃至他的结局,自己可是比这两个还清楚。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作为当时最顶级的谋士之一,因为一时失察而抱憾终生,让后世许多三国迷为之惋惜不已。

现在他接回老母,如果能顺利到东吴,一定要让他大展身手,大放异彩。

想到此处,孙策再也憋不住,大笑道:“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被卧龙推崇之人,必是佼佼者,只要元直

肯到武陵,可将军情大事尽付于他!”

诸葛亮反倒吃了一惊,再次确认道:“君侯与元直素昧平生,果真要将此事交于他?”

孙策正色点头道:“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无缘得卧龙之助,能用卧龙举荐之人,也是幸事,我相信你的眼光!”

诸葛亮一怔,孙策这番话,与其说相信徐庶,还不如说就是相信自己,忽然又觉得心里沉重起来。

庞统见诸葛亮难得露出犹疑之色,打趣道:“怎么,到此时孔明反倒怀疑元直之才了?”

诸葛亮叹道:“吾受吴侯如此信赖,将荆南交于我一人之手,元直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蛮人性情难料,若有差池,岂非辜负吴侯一片好意?”

孙策摆手笑道:“孔明无需如此顾虑重重,我想那徐元直出身江湖之中,行侠仗义,必是恩怨分明之人,受人之托,必会忠人之事,有你举荐,他自会圆满完成。”

诸葛亮如此尽职尽责,其实和他的性格有关,他一生做事谨慎,谋定而后动,处处都要考虑周全,才会付诸行动。

这件事如果交给他去做,他自然信心满满,但由他再转交别人,哪怕此人再有能力,他也放心不下。

正是因为这种强迫

症和完美主义者的性格,诸葛亮才会事必躬亲,对徐庶都不放心,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这其实并非诸葛亮要独揽大权,实在是个人能力太强,又力求诸事尽善尽美,凡事都要了然于胸,掌控全局,不亲自过目,心里永远不踏实。

即便到后来当了丞相,军情大事也要逐一过问,虽说日夜操劳耗费精力,但总比不问心里纠结睡不着强吧?

庞统也在一旁笑道:“孔明啊孔明,正如吴侯所说,用人不疑,你既然举荐元直,吴侯也愿重用,到了武陵之后,此事便与你无关,何须再纠结此事?”

诸葛亮也被孙策的这份真诚感动,慨然一叹,抱拳道:“既如此,我当尽早启程回荆州,将此事托付元直,将其老母接至江夏,便直奔武陵,不必再远途奔波。”

孙策点头道:“代我转告元直,其高堂我会派人护送至建业照顾,不必有后顾之忧,对付五溪蛮人,能服则服,不能服则讨平之,见机行事,不必强求。”

诸葛亮问道:“不知君侯派何人为将?”

孙策笑道:“既然刘表不敢出兵,便以魏延为大将,我再派刘贤回乡省亲,加上荆南众将,对付蛮人足矣

最新小说: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无敌傻太子 质子无敌 神话版隋唐演义 大夏钦天监 父皇,朕杀回来了! 太监皇子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