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阿九听公子自贬志气,不以为然,近身旁道:
“小奴觉得公子立志很好,大丈夫就该剑指高处。”
“公子不是‘好高骛远’,而是‘心志高远’。”
刘彦面迎晨风,笑着拿起笔,沾墨在白纸上写出八字:【心存高远,意守平常】。
阿九低眉通读,透出心笑,说:“这八字真言,如开明窗见君心,公子心学真是越做越通达!”
“小奴有一事不明。”
“心之气与道之气,是否能一气贯通?”
“可以。”
刘彦不假思索,确定说:“心气属精气一类,道气、仁气、阴气、阳气、正气皆为天地精气。”
“它们本来就是一气贯通的。”
“所谓‘精气’,即是气中之精,乃有灵性的气。”
“因而得此气,可得玄妙,炼化作为神通使用。”
“心之神气,不似正气至刚,不似仁气厚德,它属于中和之气。”
“把心立于天地正中,如人在天地之间。”
“我在乾坤之中,我心中正,即为平和。”
“儒释道,养学、问禅、修仙,首要就在‘心气平和’。”
“这般便不被外邪侵扰,时刻处于最佳的心态。”
“娘子虽无肉身,但魂灵可以存心意。”
“你若能悟通‘道气神盈’,达‘心意平和’,对你修道养魂亦有好处。”
阿九很认同公子之言。
昔日山君曾说过‘养儒家道义,等同修玄门道心’。
这些日,她听闻公子谈论心学,感觉心有几分光亮了,有一些聪明,思想干净许多。
主仆说话时,书桌折扇涌出一股香火。
被窗风一吹,飘到公子身后,显现出玉娘、月儿阴魂。
她们母女连日吃‘文光汤圆’,养的魂儿清亮。
现在没有半分鬼相,眉目各有清明,今日还都换了衣裳。
小月儿穿上了小粉袄,沈玉娘身披红锦衣氅,头插诗钗,面赛芙蓉,好个俏丽妇人貌。
刘彦称赞道:“姐姐之身貌,可俘获一众登徒子。出去切记藏好芳容,莫把人魂勾到家来。”
玉娘掩口低头笑,说起拜庙之事。
今日乃初一,逢一拜庙是本地风俗。
老夫人打算今去趟东湖礼神进香,答谢君家厚情抬爱。
刘彦已把自己与东湖相建元结交之事告知母亲。
主要还是刘氏先发现端倪。
前几日,她发现自家读书郎总是睡懒觉。
开始以为是染病了,后来又觉得是阿九与儿子私通,行好事过多,致使儿子精气衰弱。
因此她还训斥阿九一顿,威胁要赶她出家。
沈玉娘听不下去了,就把公子与东湖结交告诉义母干娘。
刘氏将信将疑,直到前天早晨,儿郎亲口说出实情,她才彻底相信。
当日她便定下‘十一月初一去东湖拜庙进香’让玉娘、阿九陪她同去。
沈玉娘担心自己阴魂不干净,去庙里惹怒神明,特意问自家贤弟。
刘彦说:“相君宽仁厚德,昔日姐姐不是也吃过东湖粥饭?此前去礼谢,名正言顺,君家不会怪罪。”
说着便领她们去正房见老夫人。
此时桃花正给刘氏梳头,
见刘母穿着黄家所赠白绒狐氅,脸颊泛着红润,一个月的休养,病体依然康复,神貌中添了贵气,印堂泛着亮光。
此乃阴功积厚之兆。
“娘亲冷吗?”
“不冷。”
刘氏牵手儿郎笑说:“这衣氅甚是暖和。我这两天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