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诸位来,就是商量一下筹措物资。”
——
文秀书坊。
唐夫人将刚收到的告示样本交给刻版的工师,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轻轻拍了一下窗栏,嘴角挑起一弯浅浅的弧。
捷报不出意外的来了,又是抢在新年之前,就像是特意准备好的新年礼物。
华阴大捷,朔方大捷,弹汗山大捷,休屠泽大捷。
两年间,天子用一连串的胜利平定了并州,击溃了中西部鲜卑人。天下半安,困扰了大汉百年的羌乱也在不知不觉间消弥于无形,凶残、野蛮的凉州人成了天子驾前的猛犬、猎豹。
这简直是奇迹。即使身处其中,还是让人不敢相信。
接下来,应该会挥师东向了吧?
回归故都洛阳,指日可待。
欣喜之余,她心里又有一丝丝失落。
——
寿春。
袁术裹着厚厚的冬衣,靠在凭几上发愁。
袁耀坐在一旁,正打开暖手炉的盖子,挑出几颗烤得焦黄的蚕豆,吹去上面的浮灰。他很专心,一丝不苟,就算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袁术瞅着儿子,心里莫名的烦躁。
女儿袁权写了书信来,要他将袁耀送到天子身边为郎。他知道袁权说得对,却又舍不得。女婿黄猗是立了功,封了侯,可是那份苦又岂是普通人能吃得下的?袁耀从小娇生惯养,哪能受得了那样的辛苦。
再说也没必要,他将来反正要继承爵位的。
尽管如此,他还是有些担心。
送不送袁耀到天子身边,不仅仅是为了袁耀本人的前程,还有汝南袁氏的将来。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名重天下。到了他这一辈,袁绍已经注定身败名裂,无法继承祖辈的荣耀。他虽说及时称臣,为袁氏保存了一份血脉,可是想位列三公,似乎也不太可能。
汝南袁氏的将来,就寄托在袁耀的肩上。
可是就他这副模样,能撑得起来吗?
“君侯,君侯。”长史杨弘一手提着衣摆,气喘吁吁的冲了进来。
“出了什么事?”袁术无精打采的问道。
“天子大捷,天子大捷。”杨弘三步并作两步,以从未见过的敏捷上了堂,来到袁术面前,笑容灿烂。“周使君刚刚收到诏书,天子大破西部鲜卑三十万众,西部鲜卑彻底完了。”
袁术一跃而起。“当真?”
“这还能有假?”杨弘愕然,被袁术的反应吓住了。“我亲眼看到诏书了,急着回来向君侯报告,险些摔一跤。”
袁术愣了片刻,突然冲到袁耀面前,一脚踢翻了他的暖手炉,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光。
“竖子,吃什么吃,赶紧收拾收拾,立刻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