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观庙打得正酣时,瑶山主战场业已进入收尾阶段。
之前,当所谓的瑶山抵抗组织联合指挥部总指挥李有寨、副总指挥甘德、韩贵云找不到台湾驻桂北、桂中总代表肖雅芝时,便慌了手脚,紧接着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同为副总指挥的郭连,在老山地界被解放军俘获。这两个重磅消息足以让这些人崩溃!三人觉得瑶山再也呆不下去了,若继续呆下去,必然是死路。于是,三人决定迅速组织突围。
一开始,李有寨、甘德、韩贵云打算集中力量,攻其一面,突围的胜算会更大一些。他们认为,北面有桂林军分区和龙城军分区的剿匪部队压着,出去的胜算不大;西面是龙城腹地,行不通;东面就更别提了,像郭连这样纵横南北东西的老大级人物,都栽在了那里,去不得的;只剩下南面还有突围的希望。
为什么说南面有突围的希望?大瑶山南面往下就是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是另外一支独立剿匪部队负责围剿,李有寨、甘德、韩贵云正是看中解放军两支部队的结合部,选择从这里突围出去,才是最有胜算的。
当李有寨、甘德、韩贵云一伙选择从南面突围,打算与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土匪会合的时候,没想到却中了解放军的伏击,进入解放军预设的包围圈。不用解释太多,敌人想到的,军区前指首长都想到,料到敌人回来这一手,早就布好口袋阵等着他们。
这一顿打,打得土匪喊爹叫娘,慌忙撤回瑶山腹地。此招不行,只能另寻他招。李有寨、甘德、韩贵云一伙走投无路,决定采取各自为战,各寻出路,多面突围策略,妄图分散解放军的力量,打算能逃出去一点算一点。
这种“破罐破摔”、靠运气盲目突围的办法,说明土匪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个阶段也是瑶山会剿的最后收宫阶段。
解放军外围“铁桶”布阵,內围重点突破,积极寻找战机歼敌,加强重要匪首打击力度的策略,令甘德、韩贵云之流,像无头苍蝇一般到处碰壁,为了逃脱打击,他们急于寻找一种能够成功逃离的方式。
各匪首心怀鬼胎,各有思量和打算。众人认为南面是最好突围的,却恰恰是最为危险的。有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甘德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北面是最不令人看好的,或许是他甘德的“救命口”,遂令手下向北突围;韩贵云有他的考量,他认为当所有人都认为“一个错误不可能蠢到马上再犯第二次”的时候,他觉得这就是机会。事实上,他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至少帮助他在解放军重围之下,侥幸逃离了瑶山;李有寨则有他自己的打算:一来他没有出瑶山的资本,出了瑶山他李有寨什么都不是,不如呆在自家这块“一亩三分地”,死活来得自在;二来他觉得自己毕竟是瑶民“选出来的”“瑶王”,gongcgan党讲究“为人民服务”,他们不会为难瑶民的,李有寨自然抱有逃脱惩罚的幻想,加上自己虽然有不少反gong头衔,李有寨完全可以说是被逼迫和强加给他的,而且想到自己与gongchan党并没有太大的“血仇”,他有理由相信gongchan党不会像对待郭连、甘德、韩贵云那样对待他,他的命运不会糟糕到像他们那样的地步,所以,李有寨并不打算离开瑶山。只要形势对他不利,他完全可以带领瑶兵,把枪往解放军面前一交了事,说不定还落得个配合解放军剿匪和稳定瑶山秩序的“美名”,如此“好事”对一贯见风使舵的李有寨来说是适合的,事后证明政府考虑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的原因,果然对他没有过多的追究;其他的匪帮或化整为零,隐藏于村寨、深山,或据山而守,负隅顽抗,打算顽抗到底。
在剿匪部队铁桶合围和强大攻势下,我们不妨来看看瑶山这些主要匪首是怎样一个结局和下场?
郭连,匪湘桂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