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兵叛乱的北周氏族大小不一,大的兵力不超过两万,小的甚至只有几千。
他们推举邹氏、柳氏为首领,纠集了近二十万大军,似乎底气十足地向洛州叫嚣,要脱离大元,重建北周。他们第一个进攻的目标是孟州,因为孟州是西梁军在驻守,兵力薄弱。
当他们举着各色旗帜浩浩荡荡地开往孟州时,在中途就遇到了带兵过来的莫逸。羲皇给他配的副将非常有来头,是之前被发配西南戍边的龙骧营主将严峻。他在宛州之战中表现出众,被重新调回起用。
虽然羲皇给他的兵力只有三万,但是他带的兵却远远不止。他的身侧是黎鼎。黎家军参与了平叛。
这些人见到莫逸时,刚开始还非常高兴,可是莫逸高居于马上,没有丝毫要与他们合兵的样子。
之后的对话,让他们顿时陷入了恐慌。
逸王没有称他们为“义军”而是称他们为“叛军”,之后他宣布了羲皇下令镇压的诏命,然后命令征北军对叛军格杀勿论。
叛军内部随即发生了内讧,各个氏族首领在阵前就争吵起来。
莫逸毫不犹豫地向叛军开战,这些开战之前口出狂言的氏族,顿时丑态毕露,所谓的联盟也不堪一击,已经自乱阵脚没有战意的叛军四散开来。最怂的是叛军首领邹氏,邹启明带着自己的人最先撤离了战场。
大部分人死在这一战中。幸免于难的氏族按照原定的计划退回泾阳,泾阳是邹氏的地盘。按照约定,如果计划失败,就退守泾阳。
他们跑到泾阳城下高喊着接头暗号,让城内的人开门,可是城内却没有开门,城下的各路叛军急了,开始直接报上各自的名号。可是城内的守军听到他们的名号,不但没有开门,而是直接向他们放箭。
这下他们已经彻底明白自己上当了,他们认为邹氏已经投敌了。
这场战争打斗的声音还没有叫骂的声音响。他们大骂着“小人”“卑鄙”,骂黎鼎,骂邹氏,还有其他一些北周大氏族的首领。
当时不知道的是,邹氏自己回到泾阳,也无法叫开城门,迎接他的一样是冷箭。
这些叛乱的氏族,有些人死在前往焦州的路上,有些人死在焦州城外,还有一些人死在逃离焦州的路上。
无论是怎样的死法,结局都是一样,他们死了。
他们到死都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死。
一场来得突然的叛乱,结束得也非常迅速。不到二十天,叛军就已经被消灭,参与叛乱的二十三个北周氏族全部被杀,一个不留,略有关联的亲近都悉数被杀。未参与叛乱的北周氏族也因知情不报,窝藏祸心之名,或没入奴籍,或流放充军,或死得不明不白。
大雪下了一场又一场,血染红了一层又一层。
这一场闹剧一样的叛乱,终于落幕了。
后世的史书中,对这段历史的描述非常简单。
“天佑二年十月,邹、柳等二十三家北周氏族串通谋逆,聚众二十万进攻焦州,中途即被逸王剿灭,全歼叛军于焦州城下。北周氏族族人三千六百余众被斩首示众,家产收没,所蓄之奴皆释放之。”
——《大元纪事.天佑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