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去济南国的公孙方回来了,带来了崔琰从青州获得的消息,太史慈去了辽东,王修没有倒戈的意愿,反倒是黄巾军的头领管亥,在第一次接触就表示,愿意投奔刘辩。不过管亥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他只能向刘辩投降,即便是青州刺史曹操,管亥也不松口。
为了表明态度,管亥递上了一个投名状,就是有人在青州联系各路黄巾军,打算突袭渤海郡;与管亥接触的人是蒋义渠,另外还有一个叫吕威璜的将领在青州奔走,去见了另外一位渠帅卞喜。
如此绝密的消息,参与讨论的人只有张温、荀攸、赵云,荀攸笑道:“袁绍是不敢明着增援渤海郡,想要出奇制胜。假如这样,我们可以让曹操拦住卞喜或者其他的黄巾军,只要管亥一人杀入渤海郡;另外通知麴义,就算管亥是诈降也无所谓。”
张温赞同:“管亥先后被公孙瓒、曹操击败过,战斗力不会太强,我们可以试一试,只是皇上,你要早作决断,如果发现高延与管亥勾结的证据,我们怎么办?”
张温很清楚现在的形势,就算发现袁绍的异心,刘辩也不会去动袁绍,但是渤海高家不一样;刘辩冷冷地说:“一旦确定,就只能放弃高家;管亥的要求不是无缘无故的,他应该是不想呆在青州,想要到河北屯田。太尉,这边你先调集韩猛和邹靖两军,准备杀入渤海郡;枣祗那边暂时不要惊动,打起来再命令枣祗带着屯田营参战。”
张温点头,对于刘辩的谨慎,张温欣赏归欣赏,也有几分不在意;有着邹靖、韩猛这样的骁将,还有赵云这样可以冲锋陷阵的猛将,就算高延真的开战也无所谓。刘辩的谨慎,恐怕还是想把卞喜等人一起诱入局中,彻底帮曹操解决青州的战事。
刘辩再次下诏要高延前往平原县见驾,让高延愁得不知所措,只能再次去见司马懿;司马懿苦笑道:“高家主,这件事只能你自己决定,是拒绝征辟,还是把命运交给皇上;当初魏朗自杀,何尝不是你现在的写照。”
魏朗是会稽名士,曾经做过司徒、彭城令、九真都尉、议郎、尚书、河内太守,桓帝时期被罢职在家;灵帝即位,陈蕃等人在洛阳与宦官斗争失败,魏朗再次受到牵连被急召进京,魏朗自知凶多吉少,走到丹阳牛渚山自杀而亡。
高延跟着苦笑,要是自己想自杀,压根就不会与公孙范等人翻脸;自己这边已经蓄势待发,压根就不是说退能退的。高延问道:“如果我去平原县,皇上会怎么处置我?”
“公文不是到了吗?让你出任渤海校尉,带着这次作乱的人马前去袁绍军中效力。”司马懿很耐心地说:“皇上是个在乎信用的人,你只要让出渤海郡,一切就算结束了,假如是想要你死,皇上让你去曹操军中效力就是。眼下的关键在于你的本心,这次动手是一时愤怒,还是另有打算。”
司马懿的话直戳高延的心窝,尽管司马懿没有把所有的猜测都说出来,高延也明白自己的图谋没有瞒得过眼前这个小孩;高延只能保持保持缄默,此刻快言快语没有用处,高延强忍住一触即发的压力,紧紧握住拳头,让自己的心理显得更加坚强一些,或者说,看起来更加坚强一些。
以往的岁月中,高家也曾经多次面临过危机,今天不过是再来一次,高延在那些痛苦的经历中,学到了教训;一开始与你相处融洽的盟友,最后往往就是出卖你的人。此刻,司马懿在高延看来,也是这一类的人,高延不想重温那些教训。
往事恍如昨日一般清晰,一幕幕跃然眼前,高延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硬碰硬,千万别让愤怒或失望,甚或恐惧激起自己的狂烈情绪,误导自己做出不可挽回的动作。高延缓缓地说:“有些恨,有些希望,其实都是无法对人说的,我没打算创造什么奇迹,我只想保全渤海高氏,我去平原县。”
高延先给刘辩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