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还是太年轻,他只是想缓和一下气氛,没想到韩当借坡下驴,点头道:“大将军久经风浪,不会轻易冒险,可是大将军一走,吴郡的防守就交给了顾雍,实在是令人担忧啊。既然如此,各位,我们该怎么办?”
韩当本来打定主意,要逼得袁绍留在吴郡,自己找机会溜走;可是袁绍连凌统的水军都调走了,压根没给韩当这个机会。现在看孙权得到的消息,一旦于吉的那些噱头是假的,袁绍在陆路撤退的速度恐怕比自己这些人还快;这就更加增加了韩当准备提前离开的想法,毕竟楚大已经做出占据会稽郡的决定,袁绍也好,孙权也罢,只能是失去话语权。
但是这两人会甘心失去话语权吗?恐怕楚大都没有这个指望,说到底,在会稽郡是以实力来说话的,韩当很清楚自己重新凑起来的一万水军和三百艘战船事关成败,自己抢先一步到达会稽郡,就能帮助楚大镇住沿海的那十几个县。至于孙权,只带了五十艘船过来,显然是在防备自己;就算要吞并,也是食之无味。
孙权一笑,答道:“有朱治的例子在前面,顾雍的立场必定有所动摇,假如我们不想放弃吴郡,我们除了加大筹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实力,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是这筹码,恐怕不大容易。”
孙权是希望虞翻出面,帮着说几句话,让韩当不要过早表明这种打算逃走的态度,可是虞翻就跟没听见一样;韩当料定虞翻不想承担什么责任,叹道:“世事难全,顾雍要是倒戈,影响比朱治更大。真到了那一步,我们恐怕就走不掉了,为了以防万一,孙将军、虞大人,不如我领一军先去长江口立寨。”
虞翻苦笑,韩当这意思太明显不过了,就是准备不战而逃;只是这样的话,孙权在丹阳郡的那些军队怎么办,难道真的让他们自生自灭。过早撤出军队,把丹阳郡甚至吴郡都拱手相送,虞翻相信,孙权和自己一样不甘心;可要是把韩当的水军葬送在吴郡,楚大肯定饶不了自己几人。
“韩将军说的对。以袁绍的精明,一定会预先做好方案……”孙权看了虞翻一眼,又默默的仔细盘算,终于下了决心,说道:“我们在吴郡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推波助澜就可以,争取让袁绍留在吴郡走不掉;必要的话,我可以从丹阳调动一部分人马过来。”
孙权说话相当客气,倒不是怕失了礼数,而是知道虞翻和韩当都是六国盟的人,自己后面求两人照应的日子免不了;说要调军队到吴郡,其实也是撤退的做法,把前线的精锐撤下来。孙权这样打算,虞翻更是懒得表态,笑着说道:“孙将军,一切有你做主,虞某只是旁听。”
韩当现在是孙权名义上的副手,自然不能说话太难听,就转问潘璋和吴奋:“你们有什么建议?”
潘璋的心里的主张其实也是逃,毕竟在丹阳郡的苦战,只是为袁绍争取时间,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不值得;但是潘璋晓得,因为于吉的原因,孙权还有一个打算,就是在袁绍撤退的时候,联合于吉的力量,控制住顾雍等人,把吴郡拿到手,然后才会和楚大去谈条件。
这个举动其实有背叛楚大的意思,只是孙权作为一个枭雄,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目前正在试制的天雷,就是其中一个方案。潘璋没有回答韩当的问题,小心翼翼的问道:“我们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如果不能躲过周瑜水军的眼线,要不要做一些伪装的行动?”
对于孙权而言,韩当是跟随孙家三代的老臣,但是韩当现在的身份一亮出来,孙权也不敢把韩当当做下属;潘璋的话问出了孙权的心声,他清楚六国盟需要丹阳、吴郡的水军进入会稽郡,但是能否如愿以偿,还不是要看自己和袁绍的态度?
韩当不置可否,他作为楚大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是进退不得,只能按照楚大的意思走。看着孙权的满脸疲惫,和吴奋等人的勉强笑容,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