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相对于当年打准格尔打的比较困难,想要打一仗还得提前好几年进行准备,打起来也是动不动就需要动员大几十万人员,直接出兵少则十万,多则二十万以上的兵力。
打安南地区就显得轻松多了。
大楚帝国从十月下旬决定打安南地区开始算起,到十二月份发动战争,战争的准备时间甚至都没有两个月。
这两个月时间里,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准备其实也没多少,多数的时间都是用来进行各种通讯了。
大楚帝国陆军甚至为没有为之进行大规模的动员,只是直接动用了部署在广东地区以及广西地区的边防部队以及驻扎在海外领地金兰湾、九龙江府地区的驻军。
预计动用总兵力约两万人出头,主力是乙等常备师,一支甲等战备师都没有。
海军那边的接近两千陆战队倒是算战备部队,不过那是海军编制,人家也不分什么战备,常备,守备的概念,所有陆战队都是属于常年保持战备状态的部队。
就这么些兵力,结果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就正面击溃了安南叛军的抵抗!
十二月下旬升龙城外的正面会战里,楚军一个乙等常备混成团,四千多人的兵力正面击溃了三万多敌军,此战里,安南叛军北方军主力死伤三千余人,被俘虏一万余人,余者溃逃,此战直接导致了叛军北方军的崩溃。
万人规模的楚军在郑氏两万余人残部的配合下,开始大规模横扫北方各地,紧接着迅速向南方,也就是安南中部地区挺进。
同一时期里,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九日,南方顺化城以南五十多公里外,调集了六万多重兵试图伏击楚军。
楚军也的确因为不熟悉地形,而招来的土着向导还是个有强烈爱国心的硬骨头,硬生生把楚军带进了一片峡谷中间,然后遭到了安南叛军主力的伏击。
安南叛军在峡谷正前方囤积重兵,以进行正面拦截,同时利用熟悉地形,提前在两侧埋伏了重兵。
等楚军进入埋伏圈后,他们已经对楚军完成了事实上的战略包围,只剩下后方一条路了。
这种部署用正常角度去看,堪称是天衣无缝,再加上叛军拥有十倍以上的兵力优势,被埋伏的楚军不死也得脱层皮。
但是真正打起来后,却是让安南叛军的将领们见识了什么叫做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干!
他们原本因为正面不可突破的正面防线,在楚军迅速而密集的炮火下直接被化为粉末,足足四万大军组成的正面防线,半个小时都没能抗住就崩溃了……然后他们还遭到了楚军里的第三十二师属骑兵团,一共五百多名轻骑兵的追击!
这五百多名轻骑兵,挥着十五年式马刀,骑着河西马,冲上已经溃散的正面数万敌军的时候,就如同狼杀入了羊群并造成了大量的叛军伤亡。
根据战后的统计,实际上大部分叛军的伤亡都是这个不满编的乙等师属骑兵团所造成的,前后得有五千人以上。
骑兵们的马刀,大多都砍卷刃了!
而在楚军强行冲击叛军正面防线的时候,还直接派出了步兵部队列阵,迎战从两侧方向冲上来的叛军兵力。
楚军两翼兵力,各自不过千余人而已,多获得的火炮支援也不算多,而对面冲过来的敌军,每一侧都有上万人。
双方在两侧的交战,兵力对比超过十比一。
这也是整个战场上的兵力对比!
但是什么兵力优势,什么伏击之类的,在楚军线列步兵们的密集步兵火力之下根本就不是事!
尤其是右侧方向,率军而来的安南叛军将领,估计还是个胆气的,并且其麾下叛军的勇气也非常高昂。
他们前仆后继,拿着少数的火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