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宣德宝石红僧帽壶这样子的壶,其实民间模彷得也很漂亮,但是,从来没有人能够彷制出那一身大红色。
那可是真正具有宝石光泽的鲜艳的红色,甚至比中华红都要更上一层楼。
一般人虽然不能拥有古董级别的珍宝壶,但在家里收藏一件赝品,摆在客厅、书房之中,也是很漂亮的。
而陈文哲更进一步,他不满意于民间做的那些次品,所以干脆自己制作一件。
僧帽壶的器型本来就难以制作,加上纯正的宝石红釉,也不容易烧制。
特别是大红、鲜艳,具有宝石光泽的宝石红,就更加难以烧制。
这样的瓷器,他肯定要制作,可惜就只能制作一件。
因为一件僧帽壶,只是接胎就很麻烦,更何况还需要好好设计。
幸亏是彷制,他只要按照图片上的器型比例,复制一件就好。
而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句,制作这种宣德宝石红釉瓷器,鲜红土也特别关键。
而鲜红土的使用,其实是在永乐时期开始的。
所以在永乐朝,当时就有人点评“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棕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
从这里可见,当时甜白为常见之物,鲜红为罕见的宝物。
后世又称永乐鲜红,为宝石红或宝烧红。
因为红釉为祭天的日坛所用祭器,所以又称为祭红。
据文献记载,“祭红,釉色以西红宝石为末,殷红灼烁,宝光耀目。”
赵汝珍《古玩指南》称“明之祭红釉汁较厚,成一种木纹,有若尖峰重起又似迭浪,望之蔚然而深,名鸡翅木纹”。
这个永乐红釉瓷,是否使用了进口的红色宝石不好说,但文献中确实有明代后期“鲜红土绝”的史料记载。
而到了嘉靖之后,红釉几乎就全部停烧了,原因就在于此。
那么鲜红土到底是一种什么土呢?其实事实的真想很简单。
这种鲜红土,经过现代科学研究之后,认为应该就是一种天然的,可以直接烧制成功鲜红釉的氧化铜矿物。
或许就是来自于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很多种东南亚盛产的宝石之一。
当然这个红宝石,绝不是宝石学意义上的红宝石。
像是那种鸽血红极其名贵,肯定不可能用来烧制瓷器。
所以鲜红土,很有可能是类似于石榴石一类的红色低档宝石,这在古代是很难区别开来的。
现代制作铜红釉,是把紫铜放在火上煅烧,刮取煅烧后的氧化铜粉末入釉。
氧化铜的比例在铜红釉里,含量只有百分之几,属于微量元素。
氧化铜如果研磨不够细,则发色不鲜艳,很容易出现苔点绿这种瑕疵。
最上等的铜红釉,是没有绿色苔点,那种早期釉里红瓷器无法避免的瑕疵的。
这也是为什么发明红釉,代替釉里红的原因。
釉里红是铜红作为颜料,直接在瓷胎毛坯上彩绘,然后再罩上透明釉高温烧成。
历史上有一种釉里红拔白的工艺,就是用铜红涂抹在瓷胎上、纹饰边上的地子上,形成红地白花的效果。
这和后来的宣德红釉地白花瓷器,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你见过实物的话,就知道这种工艺不美,原因是发色不好,所以后来就没有继续烧制下去。
而永乐的鲜红釉,就是在釉里红拔白的涂绘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当然,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期间,陈文哲却很清楚的知道了,鲜红土到底是什么东西。
他能知道的,国内陶瓷界的老前辈们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