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成见,也就烟消云散了。”
听了温伯明这话,萧文明的气才稍微消了一点。
那印书坊的郑老板也搞清楚了状况,赶忙恭维道:“唉呀呀!都是小人有眼不识泰山,既然是温先生所说的,那这部诗一定就是萧大人的力作。替大人刊印这样一部诗谱,我郑某人也是脸上有光啊!不知大人想印多少册呢?”
印多少册?
这个问题倒还真是把萧文明给难住了。
幸好他还知道有反客为主这一招,便反问道:“那你先开个价。我手上有一百两银子,一共能印多少本呢?”
他也只能说一百两这个本钱了,因为整个临海屯上下,也就只能拿出一百两银子而已……
“有一百两银子啊?萧大人果然是大手笔!以小可来看,一百两银子,当能印制两百册。”
“两百册书?能卖多少钱?”
萧文明是赚钱的心思火热,说话未免直接了些。
而那印书坊的郑老板,平素招待的都是一些虚伪无聊的文人,他们就算是满脑子的铜臭,也多少要讲一些斯文,是从来不会把赚钱的事情说得这样直接的。
因此这郑老板虽然是一个商人,可对萧文明的说话方式还是有些不太习惯,愣了一愣方才回答道:“啊……萧大人,要我说这一部《萧氏诗谱》,一本书卖个二两银子不成问题。这两百册书,那就足足赚三百两银子!”
“三百两银子?怎么才这么点?”
此言一出,又把郑老板听得一愣。
不过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萧文明这种出人意料的说话方式,回答道:“萧大人怕是不知道吧?印制诗集这种事情,大抵就不是指着赚钱牟利的,大多是为了宣扬自己的文采。其中有不少人,诗写得不怎样,偏要强行附庸风雅,刊印诗集也就是个赔本赚吆喝的事。”
说着,郑老板话锋一转:“但是像萧大人这样的好诗,那必然是会脱销的。像这样一本诗集能有个三倍的利润,已然是很不容易的了……”
可是这样的结果,对萧文明而言,依旧是很难接受的。
这三百两银子,或许在别人看来已然不是个小数目了,可萧文明却是要用来给临海屯的子弟兵购置军装、置办武器的。
这些装备要购置得精良一些,至少要也要花上一千两银子。现在就算能赚出三百两银子出来,也就做个半桶水的营生。
提着这半桶水出去乱晃荡,声势虽大,但难免会被内行人看出破绽来。要是这样,那三百两银子就是花出去了,也不过是给别人
看笑话而已。
还不如不花!
看样子,温伯明给萧文明出的主意,是的确能够赚来钱的,但赚钱的速度不够快,赚来的钱也不够多。
萧文明本身就是个急性子,再加上他这笔钱是等着急用的,哪能容得这样钝刀拉肉一般地慢慢赚钱?
温伯明是个聪明人,看出了萧文明的心思,再加上印书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介绍的。
因此,温伯明这个脸皮薄的书生不免有些难为情,甚至都替萧文明讨价还价起来了:“郑老板,看在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的份上,印书的价格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咱们这位萧千户手头实在是有点紧,能不能多印他个两三百册的?这么好的书根本就不愁卖,能多印一本就多赚一些银子,你说是不是?”
温伯明平素颇为清高,能帮萧文明讨价还价,是给了天大的面子了。
不料郑老板似乎没有给他这份面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半松先生是知道的,在下是几场科举下来,才知道自己不是当官的材料,只得继承了家里传下来的这个印书坊。然而在下毕竟是读过几年书的,也通一些诗词歌赋,当然知道这部诗谱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