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做到?我就怕树大招风,引来别人的嫉妒,你说是不是个道理?”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冯海峰当然明白,点头道:“爵爷懂得韬光养晦,乃是我辈的楷模啊!”
冯海峰已经彻底被萧文明说服了,也彻底相信——的确是有一个大功劳等着自己,十有八九就是萧文明捉到了什么重要的人证。
只要是人证落在冯海峰的手里,就凭他审问犯人的手段,什么话是问不出来的?哪怕要他承认自己是王母娘娘的女婿、是玉皇大帝的外甥都简简单单……
这下冯海峰也高兴了,一份大好的前程就拜在自己的眼前,让这位不知多少官员眼中的“活阎王”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一回来到京城洛阳,似乎各部分都有了满意的结果。
朝廷解决了戎羌入侵中原的危机;戎羌的达多王子坐稳了哥哥达利可汗留下来的位置;白炎教的董鸿儒起死回生,并且还深刻介入到了戎羌势力当中;就连并没有直接参与此事的山东黑旗军,都因为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而取得了相对的发展;哪怕一向不受待见的康亲王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兵权。
就连最不开心的萧文明,也加官进爵,成了侯爵老爷,可偏偏戴鸾翔只有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就是这么个近乎皆大欢喜的场面,萧文明确实一点都不高兴。
“好了,这里没我的事了,那我就返回江南了。”萧文明意兴阑珊地说道。
冯海峰正在高兴的时候,不忘说几句挽留的话:“爵爷有何必着急走呢?你交给我的这个人,要不要会同审理?”
话音刚落,冯海峰却见萧文明手上的兄弟正在拆除营盘、装载货物、收拾细软,明摆着就要立即启程返回江南了。
看样子萧文明并不是在开玩笑,因子冯海峰忙不迭地说道:“爵爷就算要走,那也好歹向皇上奏明吧?”
“皇上那边就请冯大人带奏好了,我这天天在皇上面前晃悠的,说不定他老人家见了也烦心,我就不去讨这个没趣了。”
你不讨这个没趣,这个没趣就要冯海峰去讨了……
这位皇城司的主事,赶紧又挽留了几句。
谁知这几句话就好像是跟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说的一样,无论他说的怎样的恳切,那块顽石就是没有丝毫的松动。
萧家军当天就拔营启程了,带着戴家亲兵的余部,先去通济区边,然后再打算做自己准备下的漕船,顺流而下返回江南。
道是曹瑞的南湖屯和韩天的上虞屯,这两屯子人马,萧文明劝他们在洛阳城下先待上几天。
他们在洛阳之战中立下的战功,虽然比不上萧家军,但也要远超任何部分的军队,朝廷要是良知未泯,是一定会多有赏赐的,就是没有赏赐,多留些日子也不会有损失。
从容来到通济渠边,原本码头上停泊的五艘大漕船,现在就已只剩下了四艘了,因为其中一艘已经奉了萧文明的命令,提前一天就已经启航南下了。
没错,这艘船上装着的乃是《百官行记》的原始文本,萧文明和温伯明联合耍了个小心眼,送到皇宫门口一把火烧掉的,只不过是萧家军的子弟兵们连夜抄下来的一套备份而已。
真正的原件萧文明还拿在自己的手里!
现在的《百官行记》被萧文明装上了引信,已经是一颗可以控制的炸弹了,总有一天是会用得着的!
天高皇帝远《百官行记》六大箱子的原件送到了临海屯,那就是当今世上也没有办法来干预到了,再不放心也可以送到海外的捕鱼岛,甚至送到倭国那边,皇帝就更是鞭长莫及。
现在已是初冬时节,北风呼啸,将漕船上的船帆鼓得满满的,再加是顺流而下,因此几艘大船走得异常顺畅,只用了一天时间,便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