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分的行为,没有本质区别,一种狂热的情感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于是抛弃理智,不管不顾地欢呼呐喊,试图用自己的声音占据网络流量,制造出一种好评狂潮的假象。
但是,这真的不是行为艺术吗?
好评刷屏,却终究只是一小群人的狂欢,自我麻痹的一种欺骗;只要离开这个小小的圈子,就会发现外面的世界根本是另外一个模样——
“正义曙光”,真的那么出色吗?其实只是被媒体和影评人黑了一把?施文勋是受害者?
从媒体综评到美味佳肴的一片吐槽,真的全部都是竞争对手的抹黑?
电影的真实质量到
。底如何?除了粉丝吹捧之外,电影值得观看吗?
伴随着电影揭开神秘面纱,正式与观众见面,青竹和影院分数也陆续出炉,结果——
不容乐观。
青竹,开局6.9。
影院分数,B-。
惨烈。
壮烈。
轰轰烈烈。
从这些数字就能够看得出来,即使依靠粉丝疯狂刷屏,即使施文勋拥有一大批铁杆,即使侦探漫画拥有一片狂热支持者,但是,不行就是不行。
6.9的开分,比起媒体综评和美味佳肴来说已经好了太多太多,此时就可以看出粉丝效应,终究还是发挥了部分作用,然而终究没有能够挽回局面。
一个横向对比,“守望尘世”在青竹的评分是8.6。
这也直接证明了,深沉、哲思、诗意、文艺,这些都不是问题,影迷之中依旧拥有广泛的市场支持。
分数的崩盘,只有唯一一个理由,那就是电影自身质量不过关。
如果一部电影的评分不高,就想当然地指责“这届观众不行”,把责任推到观众不懂得欣赏的原因上并且摆出一副“曲高和寡”的姿态,那就永远活在自欺欺人的光环里。
那么,“正义曙光”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简单来说,不上不下,定位模糊。
要么,更加爆米花一些,将武打场面和电脑特效设计得更出彩一些,三位超级英雄人物的打斗令人目眩神迷,商业大片的爽感得以全部释放。
要么,更加深刻一些,无论是对超级英雄的神性展开探讨,还是对伸展正义所需要的代价展开深入剖析,这都是值得思考和深入的话题。
可惜,“正义曙光”两不沾,而且,两个方面都没有做好。
这也意味着,电影既无法讨好那些想看大片的观众,也无法讨好那些希望在类型电影身上看到更多深度的观众,整个市场定位都是模糊不清的,最后,除了那些狂热粉丝被蒙蔽双眼之外,就没有人愿意买账了。
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媒体综评,不容乐观;但谁能够想到,美味佳肴的评分居然更加糟糕?
青竹评分,平庸之恶;影院分数则是可以预见地,贻笑大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