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儿子,上次受伤,杨家对镇边王爷和小王子刘浪没一点问罪之举,反而对自家儿子多有疑心。这时候看来,见儿子行为合规,却又觉得面前的儿子还是有了很不一样改变。
“最近怎么样?”杨爸模棱两可低温。
“儿子读圣贤书、写字。”杨继业回应也简单。
“不是问你读书、写字的事。”杨爸语气稍微重一点。
“父亲,”杨继业说,“儿子之前只知读书、写字,与圣人之道不合……”
“哦。”杨文盛的神态更严肃,对于圣人之学,每一个读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可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没有真正体悟圣人之学,而走错了路。对于儿子说到圣人之学,那是最核心的东西,杨爸绝对不允许儿子有丝毫偏差。
“父亲,”杨继业神态不变,知道这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强自稳住心态,说,“儿子最近读书,在心里忽然有几句诗,请父亲指正。”
杨爸没有说话,静静地看着杨继业,也没有做任何表示。这样的杨爸,是生气的前兆。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杨继业念完这四句,也不再说话。堂屋里超乎的安静,让杨继业的心跳异常,不过,他知道袁牧老先生这几句诗的感染力有多大。文字上看起来平常,叙述的苔也丝毫不起眼,但诗言志。
诗中传达的志向非常适合杨家目前的情况,更切合杨继业此时的身份。杨爸自然希望孩子有昂扬的壮志,这是每一个书生必然有的追求。
能够通过这样一诗将志向和情怀表达出来,那是真正有自己的感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了,才会发出这样的呐喊!
这些天,杨继业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打动杨爸,让杨爸今后不再将自己牢牢地看固在书房里,在他的视线内。至少,每月只有两天放风的惯例,要打破才行。
父子静默,那气场在交流着。杨继业多少有些信心,觉得这短诗的力量,足够说服杨爸。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杨爸重复了几遍,双目亮光大起,虽然面色依旧肃正,不露出笑来,可整个人都精神气都有转变。
这时候,杨妈急匆匆地从外面冲进来,见父子相对,没有烟火气息。就停在儿子几步外,想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