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中牟县城,把马车行李安置好,赵似换了一套衣服,陪着李清照和刘叁娘子,在这个开封城出城向西的第一座县城里转悠起来。
标准的东西南北两条主干道,通向四门,交汇在十字路口。两边商铺汇集, 人流如织。在城北是县衙,赵似不知不觉中带着两女就踱到了这里来。
县衙的大门还在,顶上的匾额还是“公忠廉明”四个字。不过在大门的左边,多了一块长长的竖牌子,上面写着“开封府中牟县官署”。在右边则是两块长竖牌,一块是“开封府检察厅驻中牟县御史处”,另一块是“开封府中牟县判事所”。
大门口也没有以往森严难进的样子, 站了两位门卫。检查过身份,再在旁边的门卫室登记一下,就能进去。
所以能看到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
“咦,现在这县衙能随意进入?记得奴家小时候,大人带着我,从县衙附近走,都要低着头快步走。”刘叁娘子好奇地说道。
“现在这县衙叫官署,知县、县丞、主簿和十二个政务局在里面办公。县御史和判事所也在里面办公,你看,大门两边有挂着牌子。”李清照侃侃而谈。
赵似忍不住看着她。
明传霞喜欢跟着自己出来到处巡访,只是对风土人情感兴趣。这种政事,她不会主动去了解,好奇的时候问一嘴,过背就忘记了。
皇后曾淑华倒是用心了解过一番,但是她话不多,喜欢藏在心里, 又不大喜欢出宫。
刘叁娘子,看着聪明机灵,但是毕竟小时候没有受过教育,对这种东西想了解通透,还是有一定难度。而且她也知道自己的定位,长得漂亮,讨人喜欢就好了。
李清照出身名门,从小就饱读史书,对这些政事很容易上手。想不到她入宫后,往日最喜欢的诗词歌赋不研究了,倒是认真读起《半月杂谈》等“枯燥无味”的杂志书籍。
“姐姐,那边是什么?”刘叁娘子指着县衙大门左边说道。
那里的院墙被推倒了一大截,修了一间很大的临街屋子,对着街面的大门敞开着,时不时进出一些人。
“那里啊,应该是亲民堂吧。”
“亲民堂?”
“是的,是官家新官制里定下的规矩,县州郡官署旁边,必须有一处亲民堂,由各县州郡的承政局厅负责,专门接待本辖区百姓的咨询、申述。”
“承政局厅?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个衙门。”
“尚书省十部和各郡布政司都有承政厅,各州县官署则是承政局, 负责该官署上传下达的事务。嗯, 按照新官制,这个县亲民堂,应当由县丞、主簿和民、警、法等局主官轮流坐镇主持。”
李清照看了看,没有看到她嘴里所说的这几位官吏。
“姐姐,你懂得真多。”刘叁娘敬佩地说道。
“我只不过喜欢读些杂书而已。”李清照看了一眼赵似,澹澹地说道。
“我们进去看看吧。”赵似带头走了进去。
里面很宽敞,前面一排门,后面和左右都是窗户,显得十分明亮。
右边有四排长凳子,坐着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左边是一排柜台,对面坐着四个人,正对着坐着这边的百姓们解释着什么。
柜台那边应该是官署的承事郎等官吏,有语气轻蔑不耐烦的,时不时还呵斥几句;有心不在焉,问十句答两叁句的;也有和声和气,有问必答的。
这边的百姓,多是喏喏弱弱,十分胆怯;少数的还没开口就先哭了起来,哭得抢天喊地,搞得对面的承事郎有些狼狈和尴尬。
赵似转了一圈,发现百姓来询问事情的比较多,柜台对面的承事郎顶多告诉一声,该去找哪个部门处理,就草草打发了。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