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的县衙后院,在一处亭子里坐下,叫人端来热茶,笑呵呵地说道:“希古先生,还请见谅。朕年轻,又心急,要办的事情,就想着一定要办好。今日事今日毕,今天与众人聊得很好,聊得很透。心里有些想法,想着要跟希古先生沟通一番。”
常安民扫了一眼坐在旁边,拿着铅笔、记录簿准备记录的两位校书郎,笑着答道:“陛下雷厉风行,臣等早就习惯了,臣洗耳恭听。”
“哈哈,习惯就好。”赵似笑了两声,“你举荐了李复李履中接任河东郡守,朕今日一见一聊,已经同意了五成。还有五成,需要再看几日。”
“谢陛下信任。”
赵似继续说道:“今天聊了一通地方州县官制和治政。希古先生没有让朕失望,走到了前面,率先试点乡镇公所的建设。只是乡村治理,十分复杂。秦汉时期,尤其是前秦,官府的手深入到每家每户,把百姓们管束得严密死板。”
常安民用心地听着,听到严密死板这四个字,心里大致清楚了官家的态度。
“前汉吸取了教训,宽纾乡村治政,结果终其一朝,朝廷一直在跟地方豪强争夺民众和田地。到了后汉,地方豪强凭借大量的土地财富和文化垄断权,演化成世家。几经波折,唐末乱事、五代十国武夫当权,使得地方十室九空。”
赵似长叹了一声。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不仅百姓死伤惨重,地方世家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十有八九断了传嗣。一片空白,对于我朝而言,是件大好事。可是从太宗皇帝后,历代先帝秉承的国策,居然在扶植地方世家。”
涉及到历代先帝和国策,常安民不敢妄加议论,静静地听着。
“希古先生,我们私下议论,这地方世家,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听到赵似的问话,常安民斟酌了一番,先谨慎地问了一句:“陛下,请问你所说的世家,包括那些大户吗?”
“算吧,只要在地方有势力,而且这种势力会传嗣下去,就算是世家。分大小而已。”
常安民答道:“回陛下的话,臣觉得有利有弊。”
“是的!好的一方面,世家能保证地方的稳定。因为地方越稳定,世家越能获得财富;不好的是,世家跟朝廷争地争民力,忠于自身的利益,超过对国家的忠诚。”
“陛下一语中的!”
“所以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朝廷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把治理延伸到乡村,如前秦汉一般。”
“是的陛下。秦汉时多少子民?现在我大宋多少子民?十倍于其,治理难度就算不到十倍,增加数倍也难以执行。”
“希古先生说得极对。”
赵似赞许了一句,继续说道。
“但是官府退出乡村,就会被世家大户、乡绅豪强填充,接手乡村的治理权。他们只关心自身的利益,用尽办法吞侵良田,把村民锢束为佃户,有甚者还会偷逃税赋、为非作歹。这些,都与新政背道相驰。”
说到这里,赵似端起变温的茶水,细细抿了一口,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心中的烦闷舒叹出来。
“地方世家,希望锢定不变。因为这样,百姓们才会老老实实为他们驱使,为他们创造财富,使得他们的家业千世万代传承下去。可是朕要活,希望大宋如流水一般奔流不息。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财富、科技和文明,使得大宋真正的国强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