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绑定。
否则,那就是一场土耳其、中国、瑞典、奥地利的四国反俄同盟。
而英国国王的“龙兴之地”在汉诺威,也注定了英国不会舍近求远,去找遥远的俄国当盟友,必然会拉随时可以威胁汉诺威、同时看起来又很能打的普鲁士。
普鲁士反过来又可以拿汉诺威当砝码,要挟英国;而英国也可以借与俄国商谈同盟之事,返过来吓唬普鲁士联英。
贝斯图耶夫反普、亲英。
但不幸的是,二者只能选一个。
当大顺也要在“一战”中下场、并且一旦表现出对英国的强大敌意后,俄国理性的选择也就只剩下了一个,肢解普鲁士,肢解波兰,西进、南下。
不过,这种局面也需要一场大顺的外交表演秀。
演好了,大顺的外交就算是毕业了,最起码及格了。
所谓及格,就是用尽纵横家的手段,促成中、法、俄三国同盟。
现在看来,从伊丽莎白的任命来看,伊丽莎白是个理性的君主;贝斯图耶夫虽然有点亲英狂热,但只要大顺多活动活动,英国一旦联普,俄国也就只剩下中法俄同盟这个选择了。
从现场的气氛来看,伊丽莎白的这一任命,彻底让在场的骑墙派贵族们放心了。
整场政变到这里就算是结束了,伊丽莎白的处置非常老道,不愧是为了政变准备了十余年的人。
让枢密院去审奥斯特尔曼,摆明了是对其余人既往不咎,让奥斯特尔曼独自背锅。
任命贝斯图耶夫,则意味着不会有一场针对之前仕任“伪职”的大清洗。
至于那些牵制,平衡,和对未来朝堂的布局,这都是日后要考虑的事了。
在场的贵族们现在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应该立刻宣示效忠——他们大部分庸碌无能,不会想那么多、那么深远。
随后,伊丽莎白就派人,去通知在彼得堡的大小贵族,前往缅希科夫公爵府、大顺使节团的驻地,来觐见女皇。
登基典礼要做准备,但因为刘钰提出29号来参加伊凡六世的庆典,皇宫已经提前做了一些准备。这样一来,登基典礼完全可以在一个月内举行,这可不会耽误刘钰回荷兰搞事的行程。
他要赶时间。
要赶在贝斯图耶夫真正掌权、开始准备亲英条约之前,返回荷兰,赶场一样准备下一场政变。
虽然之前说要参加伊凡六世登基大典的说法,只是个借口,是欺骗,但现在却正好用得上。
怎么说,他也得参加完伊丽莎白的登基大典才能离开,否则有点像是外交侮辱。女人嘛,再理性也是更感性的。
此时,这个缅希科夫公爵府,大顺使节团已经不再是主人了。刘钰也不好喧宾夺主,很礼貌地退到了一旁,静静等待着彼得堡的贵族来到这里宣誓效忠。
之所以选在这里而不是皇宫,因为刘钰的这场宴会,把许多有头有脸的贵族都请过来了。顺便在这里先说明情况,更方便一些,反正距离皇宫也就隔着一条河,也不远。
很快,外面的贵族开始陆续涌入,大顺使节团的士兵也配合俄国人做起了维持秩序和保卫工作。
在贵族们三呼乌拉之后,伊丽莎白也很自然地开始封官许愿。
从龙拥戴之功的老几位,都算是得道升天了,汉尼拔、莱斯托克伯爵等人,全都授予了中将军衔。这在俄国的文官体制中,相当于三等文官,如果转行从政就可以直接就任一些非要害部门。
毕竟登基大典还未举行,等到登基大典的时候,这些人肯定还是要正式升官、封爵的。
鉴于伊丽莎白要彰显自己“正统”的身份,将登基典礼定在了11月,具体哪一天还是要看准备的进度。因为她的父亲,就是在10月击败了瑞典、11月俄国升格为帝国的。
好在有之前为伊凡六世的准备,这个时间并不是很紧,而且各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