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王硅比起来,他的分量更重,有他当标杆,那李承乾动起其他人来,谁都无法说什么。
魏征从第一次收礼的那一刻起,就等着这一天了。
现在朝中的这些勋贵老臣,已经隐隐有尾大甩不掉之势,现在若是不趁早收拾了,放任他们做大,那以后想再动,基本上可以说是难于登天。
这些年来,为什么商人总是主动寻上权贵官员的门,哭爹喊娘的不要一分钱,甚至有的还倒贴钱,主动以投资之名送出三四成股份去?
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和这些人牵上关系,挂靠在他们门下之后,可以免除多达七八成的税收。
当初新设税部制定税法时,李世民念及这些人打天下的功劳,所以便颁了道恩旨,许勋臣免税。
不得不说,李世民是个好皇帝,是个好带头大哥,他是个念旧情的人,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短短三四年,底下的这些老兄弟们,就凭借这道空子,直接令商税变得名存实亡。
朝廷现行的税收制度,完全继承于灵州,秉承李承乾藏富于民的治国方略,在取消租庸调制后,只定下了农税和商税两种。
至于以往的,那些什么盐税,茶税,人头税什么的,通通都取消了。
此种制度,虽说收的钱少了些,但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平稳。
这年月,百姓对朝廷没有过多的奢求,他们也不要求什么福利制度,只要兜里有钱,碗里有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选择安安稳稳过日子。
这也是李承乾坚持轻赋税的主要原因,但人都是贪心的,尤其是越有钱的人越是贪心。
哪怕商税并不算高,他们也不愿每年平白无故的给朝廷交钱。
于是,这些脑瓜子灵活的人开始钻研律法漏洞。
很快,他们就将主意打在了针对勋贵的那道恩旨上。
送给朝廷的钱,不如送给这些勋贵,反正都是送钱,送给朝廷,他们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但和勋贵搭上关系,这可就不同了。
有句话说得好:背靠大树好乘凉。
所以,这些富商们哭天喊地的奔向了各家各户。
而这些勋贵们一看,有人上杆子送钱,那自然是敞开大门来者不拒,毕竟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嘛。
利益相同,两方自然一拍即合。
而钱这东西,没人不爱,为了更多的分红,勋贵们于是给这些商人大开方便之门。
借着朝廷这两年大搞基建的东风,这些商人们赚的那是盆满钵满,其他人一看,那自然是有一学一,这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