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赵玉林和孟巩一起回到锦官城。顺直娣说哥儿回来的正好,那越国的使臣黎树要见哥儿呐。
赵玉林纳闷了,问直娣:不是有礼部嘛,还找他说啥?
顺直娣将一摞密信送给他说:越国在北面和大理干架,打输了又去西边、南边和蒲甘、占婆干架回血,这两年日子难过了,又来找哥儿想法。
赵玉林笑笑说:他还能有啥好办法?
顺直娣说:卖武器给他们噻。黎树要武器,飞燕没定,叫哥儿拿主意。那黎树也是执意要见哥儿。
赵玉林说刚回来呢,叫直娣约下明日见面。
西门的台鉴堂可是热闹非凡。
丁公回城叫他的公事房向吏部发文,拟选拔一批官员先期下州县挂职调研后所有的调研官员立马动起来。
这些人能说会道,属于史儿子身边的精华了,在两浙的时候最擅长的就是投机专营,一有消息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拔擢的机会。
他们晓得选拔条件是优中选优,坚定支持新宋人人平等的共和制主张,为人正直清白时立马就拿起放大镜,翻开旧历史寻找周边人的污点。
很快就有人写匿名信状告张某某表里不一,背地里大骂新宋朝廷乱了纲纪;有人举报王某某到了成都还不收手,霸占着调研小组的马车私用等等,让丁公和乔阁老看到后哭笑不得。
叫史儿子气得勃然大怒。
李公却认为不错,从这些检举信里已经暴露出这个群体里不少人是在阳奉阴违,悄悄干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正好就从这里入手,清理一部分害群之马。
丁公立即叫公事房主任去找吏部尚书范钟商议办法。
史儿子却是觉得流年不顺,越发郁闷抑郁起来。
他回到家里,撞见大儿子正在和通房丫头嬉戏嗨皮,猛的咳嗽两声将这对野鸳鸯吓得散开,招呼儿子过去甩手就是一巴掌。骂他咋就不学无术,一天到晚的只想着女人下面的三寸之地。
他一边骂一边将家中男丁都召集起来讲了台鉴堂发生的尔虞我诈、你争我斗之事,大儿子不屑的说他老子选拔的门生都是些墙头草,一丢丢全着了赵弃儿的道儿。
人家只是丢出一根没肉的骨头便叫这些人全都露出了原形。
跟着又埋怨他老爹管这些人软骨头干嘛?要不是他想弄点门下出头。人家还没有机会这样下套呐。
史儿子愣神了,脑子晕晕的怀疑真是自己的错了,当真上了赵玉林的当。马上又清醒过来,大骂儿子不争气,若是一个个都像他说的肆意妄为,咋会没有把柄被人家逮住?
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呀。
这厮说到点子上了。
他这时突然联想到自己,认为是自己带错了头,走错了路,再也没有前途啦。
史儿子接连两个罢了、罢了,叫都散去……。
赵玉林回到家里,听了央金介绍台鉴堂发生的举报信事件却是大加赞赏。
他说大宋朝的皇帝搞一团和气,官官相护成风。台鉴堂的调研官员能够大胆揭发同僚,不亚于后世搞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当鼓励飘扬。
特别是那些敢于实名制举报的,只要不是胡编乱造,冤枉好人就该给予奖赏,若是吏部考察后确认是可造之才,就立即给予任用。
他觉得吏部可以抓住这些调研官员做个典型,鼓励官员做好相互监督。
因为,这个世上敢于批评他人的人确实太少了,有多少人愿意当众指出他人不足的?
像都察院的华岳那样敢于较真,刚直不阿的人就更少。所以一定要善于发现这样的官员,悉心培养起来为民做事。
央金秒懂,给他说明日便找范公商议此事,起身拉着去餐厅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