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灭吐蕃?
李世民内心欢喜,龙颜大悦。
赵牧从不无的放矢,战场预测常常八九不离十。
今四月中旬,也就是说苏定方,薛仁贵,曹继叔,席君买四个月内取得全面性胜利。
这比他预料的时间更早,甚至早半年呢。
中书令,不可夸海口。杜如晦低声劝说。
当初,他和房玄龄,长孙无忌觉得吐蕃地形比高句丽更复杂,幅员更辽阔,兵马更强盛,何况高句丽衰落,盖苏文独揽大权,吐蕃处于崛起之地,东征西讨灭四方部落,有支能征善战的精锐呢。
欲灭吐蕃,他们预计耗费两年。
赵牧是否过于轻敌了。
是啊,是否过于草率了?李道宗询问。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萧瑀神色鄙夷,他不擅长军务,不代表他不懂察言观色,听闻赵牧所言,皇上,李绩,李道宗皆面色吃惊,分明怀疑赵牧所言。
愚昧。
赵牧呵斥萧瑀,朗声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更隔行如隔山,阁老不说话百官觉得您老有威严,您吱声说话,大放厥词,容易让觉得是白痴。我的说对不对,卫国公肯定清楚。
大唐没有杀去过吐蕃腹地,但后世有朝代杀去吐蕃,兵出于阗,龟兹四郡,比他道出的时间更短,轻松拿下吐蕃。
今吐蕃处于鼎盛时期,他特意延后数月。
萧瑀见缝插针挑衅,若非担心当场气死对方,他毫不介意上演唇枪舌剑。
你...
萧瑀面色涨红,扬起手臂颤颤巍巍指向赵牧,有意做出争辩。
这时,李世民喝道:萧瑀,让卫国公说。
朝堂内,李绩军事造诣高超,纵然告老还乡,西征起,却始终密切关注前线战况。偶尔收到前线战报,他常派宦官送去供李靖参考。
他相信赵牧所言,也想听听李靖的说法。
书房内,所有人目光转向李靖身上,李靖白发苍苍,依然精神抖擞,声若洪钟说:陛下,中书令所言并无夸大的成分,目前,除吐蕃诡异的气候外,已没有什么能阻挡苏将军,薛将军等征战的步伐。
除非前线将士作茧自缚,自寻死路。
说说理由。李世民追问。
无他,唐军骁悍,占据优势,吐蕃无险可守。李靖简明扼要的说。
所阐述的情况,和赵牧如出一辙。
好好好。
李世民连连点头,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说:夺取吐蕃,西线威胁消解,边境向西推进千里,朝廷能腾出手来处理西域军务。
陛下英明。
百官齐齐抱拳作答。
皇上在赵牧怂恿之下,野心越来越强大,已不满足困守于西域以东。
他们能做的,唯有治理好郡县,为朝廷征战做好充足的准备。
陛下,此为我潜心撰写关于整顿安东四郡秩序的折子。赵牧挺身而出,从怀里掏出折子呈给李世民。
闻讯,姚公公快步走下来,接过折子转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草草阅览,把折子递给房玄龄,叮咛说:玄龄,克明,你们快速瞧瞧,尚书省讨论策略可实施性,若没有困难,马上派官吏前往安东都护府,通报各郡实施。
喏。
房玄龄收起折子,抱拳领命。
百官稍作滞留,即刻陆续出宫。
李绩,李道宗追上来,计划询问赵牧西征事宜,不过,李靖饶有兴趣的说:懋公,道宗,不介意老夫带中书令去寒舍小聚吧。
告老还乡后,若非军务紧急,他长居于骊山书院,悉心教导书院学子兵法韬略,既不和百官来往,也不去拜访百官,俨然游离于朝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