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回想父亲的一声,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就这是母庸置疑的,可确实一直在努力。
努力学习各种技巧,在工匠里面站稳脚跟。不要尊严的巴结上官,让他们家的生活比大部分工匠都要强上一些。
紫霄观创办望月谈之后就一直收集格物相关的知识,有些他们能看懂,有些看不懂。
他会找一切机会向懂的人请教,哪怕被人鄙视驱赶也从不放弃。
他确实没能帮自己家改变命运,可并不亏欠任何人。正如刚才他所说的那般,去了九泉之下也能挺起胸膛面对列祖列宗。
可是自己呢?碌碌无为,认命躺平。
越想他就越羞愧,道:“阿耶我错了,我写,现在就写。”
韩老六深吸口气,嘲讽道:“你写个屁,你知道写什么吗?你就写。”
韩小沟被骂的有些摸不着头脑,道:“不是写格物的心得吗?”
韩老六道:“是格物心得,可你懂格物吗?想去紫霄观研究格物的人多了去了,你凭什么和别人争?”
韩小沟一想也是,有些沮丧的道:“那该怎么办?”
韩老六恨铁不成钢的道:“写你最拿手的,想一想你最擅长干什么?”
韩小沟道:“我最擅长的就是修河了,还是跟您学的,可这东西有啥用?”
韩老六道:“有没有用不是你睡了算,是贵人们说了算。咱们爷俩加把劲把咱们祖上传下来的治河技巧都写下来,然后给紫霄观送去。”
韩小沟怀疑的道:“这行吗?”
韩老六道:“以前那些当然不行,你不是说看了望月谈上的格物学问,人都通透了许多,修河的技术大有长进吗。”
“就把这些东西写下来,这怎么也和格物沾边了,万一贵人看中了呢。”
韩小沟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拗不过亲爹,开始动笔写了起来。
父子俩用了近十天时间,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治河技巧,化为了一篇万余字的文章。
怕陈景恪忽视这篇文章,甚至还附上了一封信,把自家的情况以及自己(韩小沟)对格物的喜爱给说了一遍。
就连之前去捡上官丢掉的望月谈文章都说了一遍,只不过把这件事情安在了韩小沟身上。
把信寄出去,父子俩就开始了焦急的等待。
……
泉州海商云集,有钱人多的数不清。但要说最有钱,绝对有赵府的一席之地。
赵友昌是赵家长子长孙,打小就机灵,学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被家族寄予厚望。
他爷爷赵广志甚至将他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可就是因为如此反而坏了事儿。
这孩子天南海北跑了个遍,居然对什么气候地理产生了兴趣。
比如别人看到‘橘生南则为橘,橘生北则为枳’想到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他想到的是为什么橘子到了北方就变成枳了呢?
是什么因素导致的?气候?水文环境?
后来接触了望月谈,看到上面的格物知识顿时就惊为天人,抱着书本就不撒手了。为此耽误了学业,连做生意都不学了。
赵广志那叫一个后悔,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扭转他的这个想法,却都没有用处。
后来干脆就不管他了,就当是养了个废人吧,反正他们家不缺继承人。
于是赵友昌就彻底放飞了自我,动用家族的力量四处收集各种相关书籍,研究地理和气候情况,甚至还跑过去实地考察。
可是了解越多他心中的疑惑就越多,他求教过许多人,没有一个人能给他解答。
但他知道至少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些问题,那就是紫霄观的陈景恪陈真人。
从此他就多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