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德雷刚刚给了陈威廉一些建议,其中他已经开始行动的,就是在组建之中的凯特琳基金会,将会用于慈善事业,来为陈威廉获得好的名声。
另外的一个事情,就是帮助美利坚政府稳定金融系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参与现在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银行业的融资,来对他们进行援助。
那么首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一个来进行投资呢?陈威廉一直在考虑这个事情,其中的备选,包括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这些,在之前陈威廉比较倾向于花旗集团,这是一家比较全面的机构,而且现在的股价,非常之低,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在未来花旗集团会摆脱困境,发展得不错,因此此时也是非常好的投资时机。
但现在高盛主动来找到他之后,陈威廉也觉得投资高盛同样是很好的选择,他本来就跟高盛公司有比较多的合作,而且高盛同样也是次贷危机中损失比较少的一家公司,当然,是跟其他的投行相比,那些投行不是被收购就是已经破产……
最重要的是,高盛公司在美利坚的影响力很大,曾经有文章指出过——
“高盛集团具有一种不寻常的传统——将其大量高管安插到政府和准政府机构内任职。”
如果翻看美利坚历届与经济有关的政府职位,可以发现里面频繁出现高盛系的身影,特别是美利坚的财长,隔几年就会出现一位出身与高盛集团的人选,就像现在的美利坚财长保尔森,就是前任高盛ceo,高盛集团在美利坚的能量可见一斑。
“我们不如换一种方式,高盛公司保持在我这里的融资业务,我拿出100亿美元投资你们,这样能够让我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陈威廉的话,劳伊德面露思索之色,陈威廉的意思,他自然明白,不过他有些为难的说道:
“我非常欢迎你加入高盛,威廉,但如果是100亿的入资,恐怕董事会会担心目前的股东结构会被打破。”
他的这种担心也是事实存在的,目前高盛的股东比例非常均衡,这也能够让管理层比较容易掌控公司,不会出现过多掣肘。
但如果陈威廉以100亿美元的资金进行投资,按照高盛目前的股价,将会达到超过18%的持股比例,从而成为高盛集团的最大股东,这对于高盛均衡的股东结构会是一个挑战。
“但这个条件要远远好于巴菲特先生的,不是吗?如果按照他的要求来,那么不但会在高盛公司的身上吸血,最终还是能够以低价获得高盛公司的股份,而我的投资,将会是实打实的为高盛注入无成本的资金,并且能够将我们之间的关系联系得更加紧密,也会让高盛获得更多业务。”
劳伊德也不得不承认,的确陈威廉的这个条件在此时很有诱惑,可以说是高盛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条件了,而且还能继续通过之前在他收购中的融资获取利息。
目前看来,唯一的障碍,就是需要让董事会同意出现一个持股比例接近20%的股东出现。
“我需要把这个事情向董事会回报,并且我也会尽量的说服他们,威廉。”
“那我期待着你们的结果,布兰克芬先生,你应该明白,即使我的持股达到这个比例,也不会过于影响高盛公司的决定,而好处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如果能够达成这次合作,我也可以先行偿还最初的10亿美元低息贷款,用实际行动来帮助高盛。”
陈威廉微笑着对劳伊德说道:
“而且我也不希望等太久,因为我的资金总会投向合适的合作伙伴的,不是高盛,那么就有可能会是花旗或者摩根史丹利。”
陈威廉最后的话,让劳伊德的眼神一凝,他明白这话中的意思,如果不能与高盛加深关系,那么一旦陈威廉与其他的公司达成投资,那么高盛失去的,就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