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告官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并不多见了,虽然有但那都是前朝的事情了,百姓们最多听个热闹。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可是眼前就发生的事情,如此劲爆的事情怎么能够错过?
因此,所有的长安城百姓,但凡是能够接触到报纸的,全都在关注这老刘头状告当朝御史崔博的事情。
就连那市井之中讨论的事情,那也是有关崔博的话题。
此时,一处酒楼内,一群人正在讨论此事。
“据说昨日这民告官是永寿县男带着那老刘头去的。”
一位年轻人津津有味的讲述着昨日长安府衙发生的事情,好似自己亲眼所见的一样。
“此人是谁?”有人一脸疑惑的看着那年轻人问道。
“孤陋寡闻了不是?此人乃是长安城大名鼎鼎的醉仙楼的东家,因为献策有功,被陛下封为了永寿县男,这可是我皇登基以来,第一个从白丁之身进为勋贵的人。”那年轻人洋洋得意的说了一句。
一时间人群中发出一片了然的声音。
“难不成这永寿县男是因为那粥棚是自己的,才鼓动这老刘头告官?”
人群中有人出声道,这也是眼下长安城百姓最为关注的点。
哪知道那年轻人摇了摇头,故作高深地说道:“是也不是。”
“这话什么意思?”
“说是,是因为此事确实和永寿县男脱不了干系;说不是,那是因为便是没有老刘头这人,那崔博也奈何不了永寿县男。”
“毕竟,人家放粮赈灾一个多月,前面没事,偏偏这时候有事那还不是被人陷害了?”
听到这话,人群中顿时议论纷纷,不时还有人点头,觉得这年轻人说的在理。
“这话有点道理,好端端突然下毒,为何一开始不下毒?”
“不错不错,这醉仙楼我们也吃过,服务不错,店家也是极好,怎么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尤其是人家本就是做饭庄生意的,下毒了还赚什么钱?”
“……”
说来这么长时间百姓还没有一边倒的相信是醉仙楼下的毒,也是因为平日里积攒的印象所致,毕竟食客们可不相信,这么好的酒楼做好事,会做出下毒这种昏招来。
“要我说可能真是这崔博指使人干的,你们想想,这一介商贾尚且忧国忧民,他崔博身为御史大夫,未曾像人家这样出资建粥棚,还在此时找人家的麻烦,怎么看都觉得嫉妒所致。”有人开口说道。
就在此时,那年轻人再次开口:“不止不止,你们可知道,早在那蝗灾开始之前,这崔家就同永寿县男起过冲突!”
“哦?什么冲突?”
一时间人群中再次沸腾,所有人齐刷刷的看向那年轻人,眼中满是好奇之色。
“那崔博有一子侄,这些年背靠博陵崔氏为非作歹,占据了不少产业,前段时间更是看上了永寿县男在兴化坊的太平书坊,打算将其占为己有。”
“你们可知道,那崔氏书坊所刊印的书在长安城是最贵的,这太平书坊让我等贫苦之人有了读书的机会,如果一旦被崔氏握在手中,必然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
年轻人一番话再次让人群陷入了激愤当中。
这酒楼三教九流的人全都有,最为关键的还有不少读书人。
此时听到这年轻人这么说,自然是心中激动不已。
其中一人站了出来,高声道:“不错,那日我就在现场,永寿县男据理力争,这才没有让那崔家得手!”
“这也就罢了,这崔氏平日里下人对我等都作福作威,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不错不错,我们庄子里去年还被平白占了十几亩良田,据说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