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古奥德语里,并没有雪精灵这个概念,甚至就连后来的继承者塔斯塔语对于雪精灵的称呼也相当模糊。
古奥德语将雪精灵称之为雪人族,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就是冬天堆起的雪人变化而成的,后来的塔斯塔语继承了这个称呼,但是进行了一些改良。
而其实这些改良主要是地球人推动的,因为根据地球科学家的研究调查,发现雪精灵和南方伊兰达尔的木精灵很有可能属于同一类,所以在地球人的语境里,雪人族直接翻译成了雪精灵。
后来,随着两个世界交流的加深,受地球文化影响颇深的塔斯塔语接纳了地球人对于雪精灵的称呼,甚至规范了其他精灵族的称呼。
现在的塔斯塔语里面,精灵这个称呼的后缀就是英语Elf。因为未改良的塔斯塔语并没有精灵这个概念,比如木精灵就会被称为木人族,夜精灵则被称为暗人族。
改良后的塔斯塔语在关于精灵的单词加上英语Elf这个后缀后,木人族就可以翻译成木精灵,而暗人族就可以翻译成夜精灵,雪精灵也亦是如此。
而这一切,都源于地球科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考察,最后才能得出这样的相对正确的结果。
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当初地球人和异界人刚刚接触的时候,彼此对对方都很陌生,所以在文化交流翻译这方面都显得过于保守,总是倾向于寻找自己了解的概念来解释另一个世界的东西。
异世界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枪械和科技,异界人不理解这些概念,所以想当然地用自己了解的魔法概念来概括这些东西。于是地球的科技被称为异世界的魔法,而枪械武器也被称为魔法武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光是异界人,就连地球人也在这方面犯了不少的错误。
比如一直被先遣队吐槽的兽人族和亚兽族,就是地球人对于异世界不够了解,于是套用地球的观念,从而得出的错误概念。
兽人族在塔斯塔语境里指的是野蛮人,所以理所当然地应该翻译成蛮人族或者蛮族才对。而地球人看到兽人族狰狞的长相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地球概念当中的兽人,也就是Beastan,或者Orc。
但其实在地球人的观念里,对这类生物的理解是,保留野兽特征的同时,还具备人类特征的幻想物种。基于这样错误的翻译,就导致了后来亚兽族的翻译错误。
而根据先遣队的实地调查得知,亚兽族与兽人族存在生殖隔离,而且二者无论是长相还是体型都截然不同,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种。所以亚兽族是兽人族亚种这个概念,是完全错误的。
之前说过,兽人族在异界大陆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兽人族几乎与所有的非人种族存在生殖隔离,而只与人族不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有地球的科学家提出,异世界的兽人族很有可能来自于另一个星球或者位面。
而亚兽族虽然叫做亚兽族,但是与大陆上大多数种族都不存在生殖隔离,无论是人族还是精灵族,抑或是矮人族都可以结合并诞下后代。
从这个发现也可以看得出来,亚兽族肯定不是兽人族的亚种。应该说,亚兽族才应该被称为兽人族,而兽人族应该改为蛮人族或者蛮族。
值得庆幸的是,在地球最新的科学期刊上,关于兽人族的翻译已经变成了Barbarian,也就是野蛮人或者蛮族的意思。至于亚兽族,由于这个概念和称呼已经深入人心,而且本质上也算翻译准确,所以被继续沿用了下去。
回到雪精灵身上,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解释。就是根据一些研究调查表明,雪精灵和其混血的分布可能并不只有雪领这一带。
有目击报告表明,即使是位于赤道地区的古邦群岛,也曾有雪精灵出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