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争论之中,郑朗作为擒拿李政的当事人,静站在上朝的众臣边缘观看。这件事情便是他为了保护自家一家人性命,朝萧衍与李莳投诚的一举。可以说,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比如文帝大约何时会晕厥,宫城关闭后,余文晋、李政处又会有怎样的举动,他们事前皆有预判。
环视一周,没见到那一位运筹帷幄的萧世子,郑朗的视线落在了李莳脸上。对方眼眸低垂,面容沉静如海,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掀眸看过来时,郑朗发觉,李莳眼中的寂静似乎比往前更深一些了。
而那厢,本就性烈的李政再度暴跳如雷,失控高喊:“是有人伙同余文晋故意诱我!我就说,余文晋如何忽然接近我,他背后一定有人!父王,您派人去查他!父王!要谋反的不是我!”
李莳冷眼看着李政的垂死挣扎,不由心叹一句,吃一堑长不了一智,还当真是蠢。
所谓成王败寇,李政既然没有当真杀了父王,接下来又何来可能全身而退?
李莳腹诽心谤时,李政开始攀咬旁人:“一定是你,你敢带兵进宫城,是你要取父王的命才是!”
他指着郑朗怒目圆睁,郑朗立刻成了众人焦点。
他站出来,朝文帝抱拳,云淡风轻道:“身为金吾卫将军,护卫陛下安全本就是臣的指责所在。臣正因未接到通知便发觉宫城关闭,这才觉出蹊跷。再说了,臣没有理由对陛下不利。”
“不,你有!”李政大吼道,“郑氏行出纳等大逆不道之事,你一定是怕父王降罪于你郑家……”
“够了!”在李政即将在当众挑出皇家隐私的当口,怒吼一声,再抬手一挥,朝殿外便有禁军上前,欲要押住李政将他拖下去。
可李政身形魁梧,加之领兵打仗多年,身手不俗,在禁军上前之时,他奋力反扑,与士兵们推揉、战斗在一块儿,“放开我!放开!”
百官没想到李政还能当朝反抗,一时被当下突然的动静吓得生起慌乱,那些没甚力气的老臣们更是吓得四处找地方躲,一个上朝的大殿瞬间被弄得乌烟瘴气。
安国公萧则上前,挡在文帝与朝臣中间,做出一副护着文帝的架势。
上首的文帝看着眼前的一幕,心生悲凉,怒火中烧,脸黑沉如墨,连呼吸也变得急促。他手支额头,掩盖眼前到来的眩晕。
李莳看了看文帝,并未有什么动作。
李晤同样坐壁上观,带嘴角着讽刺的弧度,喜滋滋地看着眼前乱象。
李政的动静持续了一会,文帝颓然地往后仰身子,靠在龙椅上大喘粗气,再下去恐怕收不了场,这时,李莳忽然厉声:“几位将军还在等什么?还不拿下反贼!”
闻声,金吾卫将军郑朗立刻上前,飞身跃起,而后一脚踢到挣扎的李政的胸口上,将他踢至趴在殿中,另有一个禁军统领配合上前,将一团布塞到李政口中。
乱糟糟的朝堂终于得了寂静。
朝臣们这才走回原来所站的位置上,看一眼李政,又看一眼上首闭目揉额头的文帝,再看一眼方才发号施令阻止了骚乱的恒王殿下。
而随着李莳的一声令下,堂中就有好几禁军统领响应,李晤面色一僵,忽地转脸看向他的六弟。李莳照旧一副荣辱不惊,低垂着眉眼,似乎等着上首文帝发话。
可文帝这个时候是有进气没出气的虚弱模样,很快,他的贴身内侍便尖声道“退朝”,而后上前几人扶住文帝,将他扶搀扶出了朝殿。
文帝经此一事,身心大受重创,此后的几次上朝之日皆没现身。
追随李政的臣工在此事之后也渐渐被降职的降职,被罢官的罢官,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文帝如今身子虚弱,鲜少打理朝政之后,朝中只有三皇子李晤与六皇子李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