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没有,暗戳戳都想攀比。再说他们家里这么多年都供着他们,这临了,都到京师了,哪里会舍得让他们挨冷受冻,对吧?”
霍惜听了直点头。
书生们哪个不是盼着十年寒窗后,能有朝一日鱼跃龙门,当上天子门生,为官一方?
所以平日除了读书习字,就是喜欢参加各种诗会文会,一为交流,二为结识各种资源。别人都穿戴得好,你一身寒酸,怕是没几个人肯近身。
都有偶像包袱,不肯让人看轻。
她娘针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上门推销。
一是确实需要,二是价美物廉,三嘛,这邻里邻居,都不用出远门,不用藏着掖着,也不用担心讨价还价被人看不起,这知根知底就能买到货,多好。
而且有些只带了书童的书生,哪会买东西啊,平时给人骗不少。
遇上杨氏这种,听杨氏说还能帮着买便宜的菜蔬米面粮油,连柴炭都能大宗买到便宜的,那是恨不得拉着杨氏的手叫姐,叫亲姐。
“所以,娘,你不止把皮货卖出不少,还帮着把他们家里的日常吃用等物都揽了?”
她娘,这么强的吗?这是要团购吗?
“可不是吗,娘都没想到这一茬。”
“那这个生意娘要接吗?”
每日黄昏或是一大清早从沿河各村里收些菜蔬或是米面,柴禾,对于村民和霍家来说,是互惠互利的事,你好我好。
但是,这样一来,这琼花巷的院子得天天有人了。
杨氏也想到这个,眉头皱了皱。
“反正再过一段时间,天冷了,娘是会带着念儿住在这里的。就是不住在这里,咱也可以一早收了菜挑进琼花巷,再跟他们把隔日的菜蔬或是吃用定下,也不用一定要留人在这里吧?”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家里要是没人,这生意怕是做不下去。
这跟皮包公司有什么两样?没安全感啊。
做生意得不到顾客的信任,这生意怕是要黄。
杨氏和霍二淮感情非常好,二人少年夫妻一路走来,颇有种老来伴的感觉。虽然他们还不老。但二人互为依靠,已习惯了去依赖对方,回头就能看到对方。
之前去淮安,她爹日日念叨她娘,而杨氏也是日日盼着霍二淮的。
这要是把杨氏一个人留在琼花巷,一日数日还好,要是时间长了,有点不人道。
那生意不做了?
多添一桩生意没什么不好,反正家里本来也在卖一些杂货。
那要不要请两个小工?
“请小工?”杨氏有些诧异。皱了皱眉头,一家人好好的,忽然来一两个外人,好像不太适应。
正要开口,敲门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