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呀,除了卖药材买粮食,我们还去了书店,买了几本书和笔墨纸砚回来,你们俩这回可得好好学了。
爷爷识的字不多,所以特地买了这本《说文解字》回来,书店的伙计说了,要是遇上不认识的字,都可以在这书里找。”
老爷子一边跟孙子孙女说着,一边把背篓里用布包着的书都拿了出来,除了《说文解字》,还有《论语》、《百家姓》、《千字文》三本启蒙的书。
小溪一看,并没有传说中的启蒙经典《三字经》。
这个朝代,果然还是比较落后,而且也没她想看的游记或是讲述朝代历史的书。
不过也正常,这才启蒙呢,谁家钱多烧得慌,买那闲书给孩子看呀。
慢慢来吧,以后肯定有机会自己去临山郡的,到时候就有机会从书里了解这个朝代了。
李氏看着摊在桌上的这些书和笔墨纸砚,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小心翼翼的问道:
“爹,买这么多……怕是用了不少银子吧?”
“不多,才10两不到一点,咱这回带去的那些药材,一共卖了70多两银子呢,还有皮子也卖了8两多,买完书和粮食,还有一些零碎的,还剩65两多,这回家里的银子暂时是不缺了。”
10两还不多?李氏睁大眼睛。
她长这么大就没见过10两银子,以前在后娘手底下自不必说,但就是进了秦家,也是没见过10两银子。
平时猎到东西,基本都是直接买了吃用,所以到手的存银真不多,老爷子现在的口气可真大。
虽说药材卖了好几十两,但一出手就是10两银子,买这些不当吃不当喝的书和笔墨纸砚,也是让人服气的。
哪怕像她这样很疼孩子,也知道买书都是为了儿女好,但要真让她拿10两银子出来,也是肉痛的很。
啧啧,老爷子果然是大户人家出来的,这手笔一般人真是做不到。
“大林,你把剩下的银子都拿出来,分三份,30两让你媳妇收起来,另外30两让小溪收着,剩下5两多碎银我带着。
这几天还是要想办法,去探探镇上的情况,最好再去一次县城,看看咱从临山郡听回来的消息准不准。
还有就是看看镇上的药店和大夫还在不在,儿媳妇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产了,产婆和大夫,咱要早点寻摸,早安排好早安心,这些事儿可不能临时抱佛脚。”
“对对对,爷爷,这回带上我吧!”小溪不住点头。
“你个小孩子凑什么热闹,出去打探也该是我去。”
秦大林一边拿银子一边瞅闺女,这孩子咋这么能呢!怎么啥事儿都要操心。
“爹,外面这仗有可能不打了,但壮丁却有可能还在抓呢,所以这个时候你还是别出去的好。”
爷爷前面还夸了爹一通,说这一趟所有事儿都是爹一手操办的,说他想得还算周全,能当家了。
结果呢……
现在一看,她爹也没长进多少,哪想得周全了?不过……难道是一回到家,她爹这模式就又自动切换了?
“就是小溪这话,外面具体什么情况,咱现在也不知道,所以保险起见,大林这回还是别去了,小溪也别去,就我一人就行了。”
“爷爷,你一人去打探消息,带的东西也有限,还是带上我吧,我这仓库里啥东西都有,万一碰上什么事儿,也能多点办法。
而且,你一个人打探容易让人起疑,但带上我就不一样了,咱再穿点破衣服,一个老人带个小孩,这样别人的防备也会少很多,也不容易让人盯上。”
秦老汉不得不承认,孙女这番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但再有道理,他也不能让一个六岁的孩子跟着一起冒险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