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听孙女这么一说,秦老汉突然发现,这还真是一桩一本万利一举两得的买卖。
果然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小孩子脑筋活络敢想啊!
这人只要一上年纪,不仅做事情缩手缩脚,就连想问题的思路也都开始僵化了。
“爷爷老喽……还是我乖孙女聪明。你这说法倒确实可行,不过咱们只把它当成一个借口就行,也别当真了,我看成事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毕竟咱们无凭无据的,而且窝在山沟沟里也十几年了,就连现在的朝局啥样都不知道,要是瞎蒙都能蒙对,那也太吓人了,哈哈哈……”
秦老汉对二房以后的前程,还是保持理智的看法,不过对小溪的说法倒是采纳了。
“爷爷,其实我也没觉得这事能成,就纯粹瞎想一下。反正都是做白日梦,那还不如做个大点儿的,你说是吧?哈哈哈……”
小溪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爷孙俩不由的相视而笑。
商量的事有了结果,爷孙俩的心也就定了。
开开心心吃吃糕点喝喝茶,听说书先生讲了一天的故事。
倒不是他们贪玩忘了去看种子,而是茶楼太坏,好好的一个书生剿匪的故事,非得分成上午和下午两场,那你说能怎么办呢?
故事听一半就走吗?那得多难受。而且到下午茶楼还不一定有位置。
反正茶楼里也有简单的午饭,所以中间候场时,爷孙俩就懒得动了。
吃完午饭索性趴在雅间的窗口,一边磕瓜子,一边听楼下大堂里的各种小道消息。
别说,还真听到一个消息。
于是傍晚两组人马在船上碰头后,就忍不住说了起来。
“唉,今天我们在茶楼听到一个消息,说西北今年又旱了。那地方年年都雨水少,今年怕是又有不少人要南迁了。
若是百姓都迁走了,那这边关就越来越难守了。仅靠每年流放一些人,哪里补得上这人口的亏空?若是这胡人再来扰边……”
秦老汉想想也是替那里的守边将士发愁。
他跟着老将军断断续续待过好多年西北,所以知道情况.
那里基本以沙漠、草原为主。水少,就意味着地里种出来的粮食有限,所以常年缺粮。
虽说那时候老将军也让一些老弱的兵士开垦种田,可毕竟人还是少,收获的粮食也有限。
有时候遇上战事,军里缺粮就找老百姓征。如果百姓多,还能勉强征上一点应应急。因为为了安全,百姓们多半也会愿意勒紧裤腰带。
但要是百姓都跑光了,那这边疆该咋守?土地都要被胡人蚕食掉了。而且关键时刻,朝庭这个远水也根本救不了近火。
“我们今天也听到这个消息了,说北边有些城里,已经有一些西北过来的边民了。这南边吧,发大水,这西北呢,又是干旱,要是能匀一匀就好了。”
顾七随口说了一句。
小溪默默看了七叔一眼。想法挺好,可惜工程太难太浩大。
前世也有南水北调的战略性工程,东线、中线在她穿越前已经通水,就独独这个西线……
因为地质构造和工程技术复杂,耗资巨大,多少年了,还一直在研究中。
科技如此发达的前世都研究个没完,动不了工,更不要说这古代了,还是洗洗睡吧。
调水匀一匀是别想了,但治沙方法小溪却知道一个。
就是用麦草在沙漠里插草方格,这方法还是得过国家奖项,被证实特别有效的。
西北如果能用这种方法,花上几代人的时间去专注固沙绿化,那这西北的缺水干旱问题,说不定还能缓解一点。
只不过方法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