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闻,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故白鱼潜跃,武王作周;赤伏显符,光武兴汉。
故奉使辞陛之日,皇帝赐排玉带,有“便宜”圣语叮嘱;被受建府之命,有“大”者一字赐正。皇帝即位,纪元曰靖康。其后,大王未尝封靖也,而京师之人及四方申陈,或曰靖王,或曰康王。迨皇帝之北迁,人始悟曰:靖字从立,从十二月,乃皇帝立十有二月;而康王建帅,纪年二字,实兆今日。
黄土岭一战,逞三箭之威;磁州城歼敌,看雷霆之势。既有中山府大捷遍传天下,更甚两河路破敌解民倒悬。雁门声寒,敌酋未觉而天兵已至;大名祥瑞,静安春暖且天伦可见。皇帝命中官传旨,克继大统;上皇令将军有诏,承祀宗庙,岂不闻惶惶天意乎?
天命彰彰,著闻周之武王,汉之光武,何以过此?大王其可久稽天命乎?其可弗顺人情乎?古人有言曰:违天不祥。愿大王亟即帝位,上留天心,下塞人望。卫佑大宋,光复中兴,不遗民心于草野,聚集臣意于朝堂,则天下定矣!”
这是第一封奏请赵构登基皇位的劄子。
这一劄子,犹如巨石抛潭,掀起滔天巨浪一般。随后,一封封类似的劄子,前仆后继地飞向赵构的案头,赵构一概留中不发,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赵构可不是矫情,像古人那样假惺惺推辞再三,“无奈”之下,勉为其难,其实心里跟喝了蜜水似的。
赵构没有马上答复,是因为他的布局尚未彻底完成,最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比如说大名府的科学院、军事指挥学院、各级各类的大学,都还在草创之中,一但登临大宝,有时候,还真不由己。自古帝王之术,就是制衡之术,自己要是一头钻进去,没有准备好,到时候,你的每一句话,那叫“圣旨”,赵构很清楚自己,有时候说话感**彩很浓,但当了皇上,最最需要封闭的,恰恰是感情。所谓“孤家寡人”,你以为是空穴来风?
但赵构也深知顺势而为的好处,可以说,现在登基的时机,比历史上的赵构整整晚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意味着,自己多了一个月的谋划,最大的收获,就是稳定了西军,堵死了历史上金兵再次南侵的路线。
再有,就是韩世忠的海军建设,也初具规模,福船、飞剪船的图纸已经被大宋的船匠吃透了,已经开始开工建设,水密舱、强化龙骨的设计业已很成熟,估计用不了多久,自己的第一支海军舰队,就能扬帆下海,自己就是“海权论”的鼻祖。
自己上位,手下就有了奔头,名正言顺,再说,自己又有了儿子,下面的臣工们的小心思,可比这大名府的城墙厚实。
会议延期五天。
这是大帅府做出的第一次正式的回应,但,其中的含义,已经足够表达清楚了。
赵构曾邀请孟皇后参加本次大会,孟皇后以身体原因婉拒,却遣侄子卫尉少卿孟忠厚前来,传达她的几个意思,一是祝贺大会召开,二是公开表示支持赵构大帅府的一切决定,三是婉言提出,希望康王早继大统。
所以,赵构怀疑是孟忠厚撺掇着汪伯彦上了那份劄子。不过,单凭孟忠厚一个卫尉少卿的身份还是说不动汪伯彦的,肯定是搬出了孟皇后这尊大佛,说明了是孟皇后的意思,有了这个暗示,汪伯彦出手果断犀利,居然没有和赵构透一点风,但揣摩赵构的心思,还真得是汪伯彦,别人,不行。
李纲能想到,但一定会和赵构通气的,宗泽也一样。但汪伯彦不会,在这点上,谁也不如汪伯彦。
宗室的代表是赵旭,曾经的开平郡王的号召力,还是有的。包括宗室成员赵叔向、赵仲琮、淮宁知赵子崧,都接到了赵旭的书信,当即回信表示,坚决拥护康王克继大统,惟康王马首是瞻。
军队更不用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