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朝廷法度,地方若有重大军务,须三司合议,并列署名向朝廷汇报。
纵使巡抚手段再高,也难以将整个都司内的高层官员全部收买,往往在囤积粮草、收买人心、安插心腹时走漏消息的可能性更大,毕竟这世上还存在着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密探!
历史上,即便是到了太平天国后期,清廷统治力下降的时候,曾国藩乃至之后的李鸿章等身居督抚高位者皆不敢造反。
因为这些督抚非常清楚,造反将面临着诸多制约,成功的可能性太低。
“诸位以为如何?”
朱高煦高声问道。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按朱高煦刚才定下的这三个规矩,此后的大明巡抚在制度上,基本丧失了自主行事的余地,只能完全听命于朝廷,实际上也就是完全听命于大明皇帝。
众臣心知肚明,他们的皇帝之所以要这样设计和运作巡抚制度,乃是为了确保乾纲独断,牢牢把握皇权,借巡抚之手抓一省之军政。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夏原吉起身拱手行礼,恭声言道。
朱高煦道:“但说无妨。”
“依陛下刚才所言,巡抚之权,在于节制与监督三司。然巡抚之品级虽位同一部尚书,但却与都指挥使平级,这是否会削弱巡抚对都司的监察权?”
夏原吉把心中疑虑缓缓说了出来。
“朕再重申一遍,监察权是巡抚核心职权之一,巡抚还拥有对地方案件的审理权、问政权、决策权,即监察御史拥有的监察之权,巡抚一概拥有。”
“但巡抚最重要的职权在于节制地方三司完成协同,避免三司之间互相推诿,耽误正事。”
朱高煦郑重道:“巡抚节制地方三司,自然包括都指挥使司。朕这般安排,不过是延续了永乐年间巡抚职权的旧制,目的仍在于制约都指挥使,防止其滥用职权,飞扬跋扈,败坏朝廷法度。”
他这番话概括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地方三司安排一个顶头上司,免得他们没人管着而放飞自我,以至于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欺上瞒下。
尤其对武将而言。
大明以武立国,洪武年间的武将地位相当高,永乐年间朱棣经常对外用兵,武将地位同样只高不低。
有洪武、永乐两朝的先例,驻守在各个地方的武将难免会自以为高人一等,更有甚者飞扬跋扈,完全不把地方文官放在眼里。
倘若巡抚手中没有节制都指挥使的权力,很难让地方指挥使听从其命令而去配合另外两司办事。
所以,朱高煦必须赋予巡抚节制都司的权力,让地方武将有所忌惮。
“臣明白了。”夏原吉恭声道。
因为按照朱高煦这样设计,巡抚纯粹就是皇权的代理人,其以京官之身,常驻一省,巡视一方,乃是朝廷与地方三司之间的纽带。
“另外,朕还要针对巡抚的任期及任职章程补充几点。”
朱高煦想了想,接着道:“凡巡抚赴任,以五年为一届任期,最多可在同一地方连任三届;政绩优良者,方可连任;政绩平庸者,任一届后调往他处。”
“任何人在巡抚之位上,累计不得超过二十年;不得前往家乡任职,须遵循回避之则。即使是跨省赴任,也必须在距离家乡五百里外之地任职。”
“陛下英明!”
于彦昭站起来躬身行礼道。
他用行动表达了对朱高煦这一决定的支持。
于彦昭作为金陵常科书院第一批学子,也是接受“朱高煦思想”洗礼的第一批人之中的佼佼者。
他此刻的表现,完全在解缙、方孝孺等传统文官的意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