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的降幅!
他突然明白了唐求所说的规模的意义。
也终于知道,为什么爱得能够在短短一年时间便在珠三角站稳了脚根。
只要形成惊人的规模,店大欺客这种事就不可避免。有着原材料成本的巨大优势,再有量大的规模效应,生产成本比万烟低是正常的。
他也明白为什么唐求敢说低价生产了,光这材料成本一块对方都能把万烟甩落尘埃。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气的。
“对方的销售经理承诺,如果我们的需求持续递增的话,他会向厂里申请给我们更大的优惠…”
这还能降?
“机壳厂也一样。虽然价格尚未谈拢,他们承诺可以双月结,并允许我们低库存生产,就是把材料放在他们家仓库,随用随调。”
这是丰田零库存的招数,好处是可以减少占用的库存,从而减少了对仓库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且避免了因储存等产生的质量影响;不好的地方是压力转嫁到厂商端去了。
要知道vcd的机壳占地面积太大,晶讯公司里现有的仓库唐求准备大部分另作他用,所以能不运来的材料就晚一点运,这是一种变相的福利。
好在万烟公司仓库很大,孟总目前倒没有仓库方面的压力,所以感觉不大。至于双月结,给万烟的待遇也是一样。
只是唐求接下来的话就气人了:“只要我们要生产,他们那边会特意留一组模具专供我们使用,随时切入。如果孟总签署完合同,我这边就会安排对方提前生产,至于单价么,上次已经谈到47.5元了。”
楚海益对这个没概念,但看到孟万江一脸便秘的样子,便知道又戳到了对方的痛处了。
她不知道,作为同一家供应商,对方给万烟的报价一直以来都是66元,还经常哭穷说亏本。现在竟然直接给晶讯降价28%…
如果材料都这么玩,光是原材料这一块,晶讯就能省出三成左右的利润----这可都是纯利润!
当然这中间有很多曲折和隐秘,暂时唐求不准备与他分享。但是有这样的成本管控,1700元的出厂价,晶讯就不会亏!
终于明白唐求的底气从哪里来了。
如果唐求能够做出符合万烟需求的产品,他无论如何会在七月底前让投资落地。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晶讯工厂的成本管控是如何进行的?他不相信这么精明的唐求会只在原材上下功夫。
“唐总,贵公司的产能规划是多少?”他知道试产已经结束,相关的技术指标、生产数据都已经基本开成,此时问产能比之前预估的要精确许多。
“一条线,10个小时,22人,每个班的产能是600台。”
这些东西是明面的,参观过了,内行的人都懂的,根本藏不住,唐求也不需要藏。
那比万烟也少不了多少啊?后者一条线要24人。当然效率差一些,一个班大概能做到450台,这是不加班的情况下。
“这22人包含了领料员、一个机动工和一个领班,下一步要减到17人。”
嗯?
不会影响产能吧?
不会,因为唐求接着说了:
“经过工序改进和动作提升,我们认为60台每小时的产能还是有些低了。如果时间都有限地利用起来,每小时做到65到66台是完全可行的。下一步,我会继续充实工艺部的力量,继续挖掘潜力。”
还有天理吗?
减人还要增量,什么时候这位年轻的唐总把资本家压榨员工劳动力的方法都学会了?但是不能不说,真做到这样,工厂绝对不会亏本了!
孟万江终于记起来,方才在车间里参观时,看到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