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弟兄光挨打不还手,这不是他的风格。
他来洛阳是向皇帝表明服从的态度,不是来任人欺凌的。
还没等张辽应命,袁滂笑呵呵的发话了:“宜程莫要担心,老夫会命人安排,不会有欺生之事发生。”说完吩咐从人:“袁膑,你带刘度辽的亲卫去守军大营,但有滋事者,一律斩首示众!”
“唯。”袁膑躬身领命。
“多谢袁公。”刘襄拱手相谢,这些宿卫在他身边的时候,有度辽将军的官爵护身,动他们如杀官造反,可一旦分开,他们就是小小的兵卒,杀了,罪责不大,还能打刘襄的脸面,洛阳会有很多人打他们的主意。
这是个大人情。
袁滂又送了一个更大的人情:“宜程初次来到洛阳,就在老夫家中落脚吧,省得去驿馆找麻烦,那里混乱,吃不香睡不好,烦心事一大堆,不如老夫的府邸清净。”
这是用自己的威望帮刘襄挡灾,也是邀请刘襄加入他的阵营。
“那就叨扰袁公了。”
刘襄一点都不犹豫,哪个阵营其实都无所谓,他又不想混大汉官场,他只需要蛰伏几年,等着灵帝死掉就直接起兵,谁有心思跟你们玩政治游戏?钢铁洪流之下,政治阵营是个什么东西,好吃吗?
袁滂很高兴,大手一挥车队起行,城门校尉哪敢拦直属上司,入城之后,张辽跟随袁膑带着两百二十人,八百多匹马,去城内守军大营驻扎。
刘襄骑着白牺,身边跟着赤菟,领着赵云以下八十三人,随车队去往袁府。
八十余骑,甲胄齐备,走在洛阳的大街之上,路人频频侧目,宿卫警戒四周,史阿却有些感慨,以往的自己也是路边之人,现在大不同了。
袁滂的府邸很大,专门安排了一处独立的跨院跟刘襄居住。
“宜程,今夜早些安寝,明日要起身上朝,吾会使人唤你,万不可耽误。”用过餐食,袁滂特意提醒了一句。
上朝真的很早,十一月下旬的卯时,一丝天光都没有,他们就已经来到了北宫,这要是夏天,不得起的更早?
刘襄觉得这不是个好活,中央的大官也不太好做。
东汉是在北宫里面的建章宫开朝会,讲究个“夜漏未尽七刻”,也就是天色刚蒙蒙亮的时候开始,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春夏秋冬天亮的时间可不一样,反正天黑的时候就得起床赶路,天亮之前就得在北宫等待,太阳升起之前就要到建章宫应卯。
刘襄一路跟在袁滂的后面,这老头拱手,他就跟着拱手,这老头进门,他就跟着进门,他啥也不懂,谁都不认识,袁滂也没给他引荐,他也不去主动与人结交。自己名声不怎么样,还是别找不痛快的好。
等待上朝的官员也挺好奇,袁公的小跟班是谁呀?从哪冒出来的?没听说袁公有这么一位子弟啊?
纷纷扰扰之中,上朝的时间终于到了,上交佩剑,脱鞋入殿,在谒者的引导下,小步快走来到指定的地方,这叫“趋”,是礼仪,刘襄觉得有病。
一众官员正坐着,等待灵帝到来。
没等多久,灵帝就歪在了上首的榻上。
果然昏君。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