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河郡的阳明山前,林渊打了一个大胜仗,成功与楚河郡内韩石勇所率领的部队成功汇合。两军合兵一处,林渊率部将来到韩石勇的中军宝帐。
此刻,两名贴身卫兵正费尽气力,替韩石勇卸下厚重的黑铁铠甲,铠甲的一块胸部刚着地,便扬起了一阵尘土,估摸着整套铠甲怎么也有个几十斤重。
双方将领们各自落座,互相做了一番介绍,林渊才发现这韩石勇的原来并非楚河郡的将领。因为这些年天下纷乱,作为东南边境的楚河郡也是陷入连年的战火之中。到目前,楚河郡内各个城镇县的军队只够守备当地,若要分兵打击郊外四处流窜的贼寇,可谓是力不从心。林渊也终于明白楚河郡为何会突然间聚集了如此一大波贼寇。
当地无力平叛,自然要四处请求援助。这韩石勇的部队如同林渊一样,也是前来平叛的援军,只不过他不属于任何太守、郡王,而是燕帝慕容钧天麾下的一支禁军。
因此这韩石勇的出身来历自也非同凡响,想他韩家上下已经三世为将,父亲韩忠德曾经是在北燕金狮王风师豪手下先锋官,率领长岭铁军攻城略地,平乱荡寇,桩桩件件都是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却在一次攻城行动中,挨了飞箭流矢,最终马革裹尸。
风师豪念其战功卓越,所以培养他的独子韩石勇,准备让他接替父亲职位。
不过,燕帝慕容钧天似乎也留意到了韩石勇,于是一纸诏书将他调到盛京。
可韩石勇毕竟是个年轻人,缺乏行军打仗的经验。于是,燕帝给了他一些人马,先让他去剿平大燕内部的一些山贼土匪,借此历练。
韩石勇的确如他父亲一般英勇无比,所以,连连剿匪成功,两年的时间,二十岁时就获得了燕帝卿赐的「平寇将军」称号。
虽然这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可他手下的军士却足足有一万余人,人数直逼那些名号将军。
然而,这一次阳明山剿匪,他却遇到了硬点子。
不同于其他山匪那样的乌合之众,阳明山的山匪不但敌人数量众多足足有上万人之多,而且训练有素,他们中大多数人并非土生土长在楚河郡,而是曾经被大燕剿灭的「后越国」的余党残将,贼首伍宝驹是后越的一名将军,能征善战,深谙兵法。大燕曾诏安过几次,都没没有成功,无奈只能发布通缉令,于是伍宝驹便东躲西藏,后来暗中集结参与势力,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前不久韩石勇带军队前来阳明山平乱
,刚一见面两军便真刀真枪的干了一仗,可是装备良莠不齐的贼寇怎么会是韩石勇铁甲军的对手,没打多久伍宝驹就下令撤退。
韩石勇立功心切,率军追杀,结果反被伏击。还好艺高人胆大,才冲出重围,军队也损失了千余人。
从此以后,伍宝驹似乎已经发现了韩石勇的弱点。他们凭借着对明阳山地形的了解,以及贼寇们轻装上阵的优势,与韩石勇的铁甲军玩起了迂回战。一会儿设伏、一会放陷阱、一会正面打了就跑,一会背后劫他粮草,把韩石勇打得手忙脚乱,险些崩溃。
不过韩石勇毕竟出生于武勋世家,面对如此劣势的局面,他们意气用事,也没有带军撤退,而是命令所有铁甲军在水源边上就地围成一个大圈,将粮草辎重放在圈内,如同一个铁桶一般固守,等待援兵到来。
而伍宝驹面对铁桶阵,一时半会也拿不下,于是亲自带兵将韩石勇团团围住。
后来,不禁意间得到消息,南安郡派了援军前来,于是他又派了两千贼寇埋伏在苍云山峡口处,准备围点打援。
没想到被小心谨慎的林渊识破,伏兵撤退时又遭到追杀,损失惨重。于是便只能退守回阳明山上的大本营中。
第二日,双方议定,韩石勇带领的铁甲军机动性不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