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陈翰站在这长江中下游的荆州旁,亲手抚摸着这些来自蜀郡的漆器。
亲眼看着它们身上沉淀的岁月痕迹,感受着器身传来的彻骨冰凉。
这种真实感,让他有一种摸到了时代脉搏的感觉。
两千年前繁荣发达的蜀郡手工业,似乎穿越了时空,印刻在了他的眼前。
一群群身上穿着用麻织制作的粗衣,头上绑着汗巾的西汉工匠们。
在一个个小作坊内,有条不紊的将一块块木胚,经过多次工艺制造,最终做出了一个个外黑内红的精美木漆器。
这些堪称西汉漆工艺之巅的精美器物,再通过蜀中繁荣的商道,通行天下,北入草原,南抵身毒。
其中,有那么一批精美的漆器,乘坐着商船,从长江顺流而下,抵达荆州,并且被这位168号墓的墓主人买下。
这批精美的漆器想必非常受这位墓主人的喜爱,陪伴了他一生。
甚至直到去世后,都要一起带到地下,继续使用。
虽然不清楚,这位墓主人在地下的生活情况如何,但是这批被他一起带到地下的漆器,在掩埋了两千年之后,依旧还是保持着当年刚制造时的模样。
依旧精美,依旧艳丽,依旧夺目。
它之前离我们如此之远,现在却如此之近。
两千年前,它们的美独属于这位墓主人,被他奉若珍宝。
两千年后,它们美丽依旧,也依旧被现在的人奉若珍宝,但是却不再会独属于谁,而是将会大大方方的将自己的美,展现给这个世界。
当你的眼光静静地掠过它们,能够从它们身上清晰的看见历史流过,看到华夏文化的长河。
书籍中再细致的介绍和述说,也不及这亲眼看上一眼。
或许几年后,它们就将会出现在JZ市博物馆的某个独立展厅内,向两千年后的人们,讲述着自己身上的故事。
让这个时代的人,亲眼目睹一番两千年前的西汉艺术之美。
手上捧着一个漆木盒,陈翰的心中感慨不已。
它从被制造出来,再到辗转上千公里来到荆州,再到被埋在了地下百年、千年、两千年。
陈翰为它的精美和艳丽而惊叹,为它身上那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故事而沉醉。
没来由的,他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古怪的想法。
此时正被他捧在手心观看的这个漆器,对他来说,是一件承载着时光的精美艺术品。
可是对这个漆器来说,此时陈翰这位观看者,或许也是一件被时光锁定瞬间的艺术品?
千百年后,这批漆器依旧能安静的躺在博物馆里,迎来送往。
经手过它的人,看过它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
它既年轻又古老,不断见证着人类世界的变迁。
很难说,到底谁才是那个观看者,谁才是欣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