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部队远离辽军大营,都是步兵,来不及反应就被摧枯拉朽般冲垮,残余辽军哭喊惊叫,丢盔弃甲向北面辽军大营奔去。
史从云派人制止邵季追击,同时令周军在距离辽军大营一里外的益津关西南侧开始吧变阵,变方阵为圆阵。
两万五千控鹤军步兵,神火都士兵混合的军队,慢慢在辽军西南面组成八个庞大兵车圆阵,左右翼拉开一里多宽,开始缓缓向着辽军大营迫近。
邵季所率三千多控鹤骑兵击退辽军攻城部队后,退到大军右翼,史彦超龙捷精锐轻重骑兵数量庞大,足有五千多人,位于大军左翼。
之所以这么快变阵,是因为辽军的反应也很快,远处辽军大营中,随着号角想起,大量辽军骑兵正在迅速集结,大营中尘土漫天,马蹄声不绝于耳。
而且他们的主帅经验老道,远远看去明显能看到大营的东面和西面都有备战的部队。
东面最多,看起来密密麻麻的人马,以他的经验看至少超过四千,其中有大量骑兵在小牛溪河畔成队游弋,想必是防备对岸的罗彦环、司超、王环大军。这时候也有部分开始向大营前方移动。
西侧则少一些,可能是攻城的后备兵力,也可能是大营的戍卫部队,看起来两千人左右的样子,步卒较多,开始大量往南集结。
原本在巡逻的众多小队骑兵也开始出大营在前方游弋。
而看营地中的旗帜和漫天灰尘动向,辽国大军应该是在更远的大营北面集结。
史从云是设想过,如果他们越过益津关后,辽军仓促应战或可以率先放弃结阵攻击夺营,军队大营必然不好打,但如果对方仓促应战之下直接夺营也不是不可能能,历史上有这样的战例。
可辽军主帅在大营北面集结,就意味着他们想要直接攻营必须放弃阵型,奔袭二三里地,越过大营外围的栅栏鹿砦,顶着巡逻部队和常备部队杀进去,还要面对随时可能的辽军北面大军集结完后的反扑。
光是想想都头大,大军的营地没那么好攻,而且辽国只怕巴不得他们会傻到会去攻营。
这是一场二八开的赌博,史从云果断选择稳妥,同时派传令兵去向益津关守军和东面数里外的司超、罗彦环、王环联军传达命令。
“告诉王审琦、董遵诲和向训所部,他们首要是守住益津关,在此前提下如何行动他们可以自行斟酌,看战局判断。”史从云对王审琦、向训的能力是很信任的。
随即又叫人来:“告诉司超他们,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小牛溪,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辽军渡河,之后伺机而动。”
这种纵横数里的战场上,又没有无线电指挥,就只能信任各将领的能力和经验,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了。
史从云位于中军的圆阵,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的延绵数里的战场,远处旌旗漫天,逐渐集结起来的辽军声势浩大,漫长阵线在北面逐渐拉开,营地周围的树木早被砍伐殆尽,这时大军的全貌完全展露出来。
他身边的亲兵也紧张的咽下口水,手持大盾将他团团围着,周军步步紧逼,辽军很快也列阵完毕。
辽军的阵型和周军不同,辽军阵线更长,大量骑兵在前方和外围,步卒反而布置在后方和中央。他们的阵型展开之后,也越过大营,开始缓缓向着周军大阵接近。
超过两里长的阵线开始像波浪一样弯弯曲曲,缓缓铺来。
人们对古代的兵种有误区,那就是认为古代士兵都是职业化,专业化的,其实完全不是。
以周军弓弩手为例,他们多数都是身着甲胄的,会用弓弩射击远处敌人,待敌兵抵近之后还要换腰间横刀或者长枪与敌人近战。
辽国的骑兵也只有装备好坏之分,他们打起仗来人人都带短弓,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