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于寒这一路可以算得上的历经千难万险。
如果大王子拓跋朔,算得上是困难重重,拓跋于寒这一路,简直就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炼狱级别的磨难。
其中谢东湘可以说是在其中出了大力气。
没有谢东湘一路上不间断的派人追踪,拓跋于寒不至于躲的那么惨。
为了逃生,小王子身边的人死的死伤的伤,他自己孤身逃窜,就差躲进阴沟里跟老鼠为伍了。
最后还是骗上了一艘渔女的船,乘船来到了泠州城。
刚跟拓跋朔的人接上了头,就栽倒至今还不省人事。
拓跋朔对这个弟弟没多少亲情,游牧民族的兄弟们,更多的是狼崽那样的竞争关系。
早先拓跋朔更是看不上拓跋于寒这种万事求稳的性子。
觉得他娘娘腔,没有志气。
拓跋朔出身不好,是奴隶女人生的孩子,还有个大邺流亡来的独眼书生当老师,在大同的处境很尴尬。
而拓跋于寒虽然可不是可敦的孩子,却同样是大同里一个大族的公主的儿子。
拓跋于寒别看最年幼,却是最聪慧有想法的一个。
加上母族强大,比起上面几个哥哥,半点不输。
拓跋于
寒能够背靠着自家族人,成为跟三王子分庭抗礼的鸽派。
而拓跋朔却只能依附于三王子,才能成为主战的鹰派。
政见不同,让他们关系也不会多和善,搁在大同国内时候,俩人是表面和谐都做不到。
三王子自持身份,认为幕后之王不能过早下场,通常也都会派大哥拓跋朔去跟拓跋于寒别劲。
俩人光是在王帐外头拔剑相斗就不知道多少次了。
可汗也懒得管,反倒觉得儿子们精神点也好。
完全是游牧民族粗犷的养娃想法。
反正他只要最强壮最聪明的儿子,当继承人,至于他们私底下的斗争,也都在容忍范围之内。
拓跋朔这次进大邺,说是迎接拓跋于寒,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将这个败者带回国内,狠打鸽派的脸。
死掉的俘虏,向来没有活着诉说屈辱的俘虏,更有价值。
拓跋于寒一力主导的停战协议,搭上了一个安安公主,还搭上了他自己,最后却是他自己率先承受不住,放弃了这个协议。
还能有比这个更加讽刺的事情吗?
拓跋朔领了命来办事,自然就是希望尽善尽美,对这个小弟弟拓跋于寒的营救,确实是没有夹杂丝毫的水分。
他真的动用了自己所有能想到的人脉,尽可能的希望将拓跋于寒平安接应出去。
徐流杉这条线,明面儿上,是跟拓跋于寒合作,帮着他、接应他。
实则真正出人出力的,是拓跋朔这位好哥哥。
结果就这两方人马护航,拓跋于寒还是玩崩了,才开始玩躲猫猫呢,根本没等到接应的时间,他的藏身之处就被扒拉出来。
拓跋于寒只能不得已,被迫舍弃了徐流杉逃亡,出城之后,他的人手就折在了徐流杉手里。
好在拓跋朔确实给力啊,可是护送他的人,还是半道死了个干净。
拓跋于寒更是差点嗝屁被抓回去。
要不是后来他跟林轩久谈妥了合作,谢东湘网开了一面,拓跋于寒估计真没能耐自己跑回泠州城。
这不管是拓跋于寒自己的失败,更有的是对拓跋朔的打脸。
瞅瞅他费尽心思一路的布置,最后竟然是靠着对手的施舍,这才没让他计划失败。
这种挫折感,真是谁碰到谁知道。
他哪里是真心疼弟弟,更多的是自己失败的气闷。
林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