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粮草,修理武器,重摆阵势,打算次日再战。
这时候苗贲皇却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暗中放松对楚国战俘的看管,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的军备情况,动摇楚国的军心。果然,楚共王得到这样的消息,便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可是掌管中军的子反居然喝得酩酊大醉,人事不省,不能前来。楚共王毕竟年纪不大,听说此事,哀叹一句:“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竟然就此命令撤退。第二天,全副武装的晋军发现楚军竟然连夜退走,于是攻占楚军营地,尽夺楚军粮秣,而此时晋国的援军才先后来到鄢陵。楚国方面,贻误战机的子反受到楚共王的责备和与其不和的子重的逼迫,无奈只得自尽谢罪。鄢陵之战就这样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
楚国在鄢陵之战中的失败原因很多:首先自然是师出无名,在道义和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其次为了抢占有利战机,不顾军队的实际推进速度,强行进军并发起攻击,不但失之急躁,也造成军队的疲劳,导致战斗力的下降;再次,在战斗中,军事长官判断有误,指挥不灵,导致战术层面上的被动挨打,只是凭着单兵作战能力的突出才勉强维持局面;最后就是主帅不守军纪,贻误战机。
和楚国相比,晋国的取胜无疑得益于其正确的战略战术。但和城濮之战确立了晋国的霸权不同,鄢陵之战并没有让晋国获得期望中的政治利益。从战前诸卿大夫围绕是战是退争论不休的场面即可看出晋国政出多门,诸卿不和,君臣离心的情况。正如战后鲁国大夫宣伯所言:“晋政多门,不可从也,宁事齐、楚。有亡而已,蔑从晋矣!”
在战争中,齐、鲁、宋、卫等国援军的逡巡不进,观望不前即是这一心理的具体表现。因此,晋国虽然在鄢陵之战中取胜,但并没有因此而取得对中原诸侯国的控制权。特别是同楚国交好的郑国更是始终不肯向晋国低头。果然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爆发了内乱,三郤、晋厉公等人先后在内乱中丧生。虽然后来又有晋悼公的复霸,但已经不能挽回晋国的颓势。
鄢陵之战是长达数十年的晋楚争霸中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两国主力军队的会战。它也标志着楚国称霸中原的失败,而晋国虽然取胜,但其对中原诸侯的影响力也逐渐衰退。
鄢陵之战以后,晋楚争霸的局势又重新激烈起来。此时,齐国、鲁国、宋国、卫国同晋国交好,而秦国、郑国、陈国、蔡国则同楚国相厚。晋国虽然在鄢陵之战中取胜,但受困于国内形势,其在中原的霸权一直不稳。为了拓展晋国在中原的影响力,晋国反复攻打郑国,但郑国感念楚国在鄢陵之战中的援救,政治立场一直偏向楚国,并在楚国的支持下与晋国进行了十余年的交战。后来虽然因为力量不支而被迫与晋妥协,但始终与楚暗通款曲。
楚国虽然在鄢陵之战中失败,但并未元气大损,依然有能力同晋国一争高下,因此与同样与晋有隙的秦国逐渐靠近。双方不仅相约共同进攻晋国,还进行了联姻。不过,楚国此时却受到逐渐崛起的吴国更加猛烈的进攻,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楚国的注意力却被牵制于东南,对中原的注意力自然减弱。而另一方面,东方的齐国也趁机再次扩张势力,企图同晋国争夺霸主之位。
长期的战争局面给各国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在动荡的形势下,各国的内乱此起彼伏,掀起了又一轮政治更迭的浪潮,卿、大夫、士逐渐掌握了诸侯国的实际权力。晋国、郑国、齐国纷纷爆发了内乱,特别是晋国几家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相互倾轧,导致晋国国力大损,只能勉强维持表面的强势。
这一混乱的局面大约持续了三十年左右,长期的战争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内矛盾已经使得即使是像晋国和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深感难以为继,更不用说那些夹在其中的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