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52章赵氏最后的辉煌

第152章赵氏最后的辉煌(2 / 3)

前往攻取赵国,不战则已,战必胜。

燕王想到了国内最为得力的干将乐间。乐间是名将乐毅的儿子,乐乘的同宗,因父亲的缘故被封为昌国君,是纯正的燕国人,其具体生卒年不详。

在燕王找到他之时,乐间便直接拒绝了燕王要拜自己为将的要求,乐间认为,虽然赵国和秦国连年征战,使得国力耗损、军民大伤,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这样的做法恰恰让赵国的普通百姓熟悉了军事,正所谓全民皆兵,指的大概就是此时赵国的情景。因此,乐间担心,如果此时的燕国军队出兵伐赵,名不正言不顺,势必士气大损,而赵国军民皆哀,哀兵必胜,未免燕国军队会战败,乐间遂不接受燕王让自己出征的诏令,甚至还一度反对燕王和丞相的决定。只可惜忠言逆耳却少有人知道其利于行,燕王见有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让燕国做一回渔翁,怎么可能放过呢?

燕王最终没有听取乐间的意见,既然乐间不肯带兵出征,燕王只能退而求其次,拜丞相为将。此次出征的燕国军队总数达到了60万,也有人说燕国此次总共有两路大军以及战车两千乘。主将栗腹亲自率领其中的40万大军攻击赵国的鄗城;另外20万大军则由副将卿秦率领,主要负责攻击代城。

不日,燕国大军便到达了宋子(今河北晋县南),转瞬之间就会兵临邯郸,为了化被动为主动,廉颇、乐乘遂和赵王商议,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在燕国大军兵向邯郸之初,廉颇便向赵王分析了燕国和赵国军队之间的局势,廉颇认为,燕国此次前来攻打赵国的军队多达60万,可谓人多势众。而赵国刚刚遭逢大战,国内损兵折将,能够用于正面抗击燕国军队的人马并不是很多。但是赵国剩下的军队,只要略加调教,就一定能够成为一支视死如归的大军,无往而不胜。燕国的军队则认为赵国必败,骄傲的兵锋之下,隐藏的是失败的诱因。加之落井下石的做法为人所不齿,士气定然会大受影响。一个是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一个是以逸待劳,如此对比,赵国大可以和燕国一战,而且只要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燕国军队必然会四散奔逃。

此时此刻,赵孝成王虽然对廉颇的战略并不是很理解,但是他至少有一个长处,那就是现在他对廉颇十分信任,既然廉颇这么说,那就这么办。

于是,赵孝成王紧急派遣廉颇和乐乘,统领25万大军,也有人说是13万大军,应该有不实之处,首先敌我差距太过悬殊;其次则是赵国全民皆兵,在邯郸一线就有10万大军,此时赵国的兵力总数还是在40万以上。率领大军前往中途迎击燕国大军。

当然,既然燕国军队有两路人马,赵国军队也分作了两路人马,廉颇自领兵20万,前往鄗城抗击燕国军队的主力大军;另外5万大军则由乐乘率领,在代城坚守不出,以阻挡燕国大军南下的步伐。

纵观当时燕国和赵国的形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从燕国方面看来,燕国和赵国的关系一向是不错的,以前赵国还和燕国在军事上有过合作,将领们都能够往来帮助御敌,此次贸然攻击赵国,燕国军队中的许多将士皆不能理解这种做法而心生懈怠;同时燕国丞相栗腹用兵不善,大军来袭,赵国最惧怕的就是60万大军铁板一块,如此赵国军队既不能正面攻击,亦不能各个击破。但是栗腹却将大军分兵几处,希望能够同时出击,全面攻取赵国,奈何最终被赵军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赵国的领兵大将可是战国名将之一的廉颇,生平几乎未尝一败,而燕国主将则是栗腹,其指挥才能自然难以企及廉颇。乐间分析得也很有道理,燕国的军士战力并不是很强,很多甚至不及赵国的一般平民。如此,燕国军队就很可能失败了。

而从赵国方面看来,廉颇等著名将领都是从赵国和秦国的战争中滚爬

最新小说: 开局被诛十族,我在朱棣头上作死 开局被女帝流放,我举兵造反你哭啥 太监皇子 父皇,朕杀回来了! 大夏钦天监 神话版隋唐演义 她藏起孕肚,偏执霍少找疯 质子无敌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无敌傻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