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啊,烧开的水不就是咕噜咕噜响么!
她指着一摊檀香木,印国人伸出三根手指头,“三十”
再指另一摊,印国人说三十五。
芽芽拿起来闻了闻,仔仔细细都没瞧出有什么不同,多嘴问了一句。
“没什么不同”印国人说:“有人愿意付三十,有人愿意付三十五”
芽芽瞪大了眼睛,那意思是不多问一嘴的人就当冤大头了呗。
芽芽看中了两块木料,每一块大概有小时候头一回分家时买的小铁锅差不多大小。
看芽芽没有掏钱,印国人解释:“好木头,沉水老山,含油量大”
瞧出芽芽是嫌贵了,印国人歪着脑袋摊手,手脚并用的解释贵在哪里,这真真是上好的檀香木啊,他真的没提多少价。
芽芽来高原这几个月也流过几次鼻血,牙龈偶尔也会出血,这两天赶路赶上火了,一嘴的血腥味。
她嘬了一口血唾沫,不愿意往下咽就含着。
家里种地,一亩地的地膜,成本才在三十到三十五块钱之间,但账当然不能这么算,所以芽芽只打算稍微砍一刀意思意思。
她一边摸索钱包,吐出一口血水,含糊的挤出两个字:“少点”
老板震惊了,讲价就好好讲价,为什么要吐血!是不是想讹人啊!
讲价讲到吐血的客人,那是真真没有瞧见过,老板愣了一会说,“好吧,四十八块钱,两根带走”
老板的想法很简单,心想赶紧卖,别摊上事了,就算不是想讹人也别死在摊位上惹晦气,不过嘴上还是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么卖,真真是吐血价啊!”
本来只是想讲个三块五块就收手的芽芽抱着两根檀香木,在老板警惕的视线里高高兴兴的离开,去找同伴会和。
这里边境往来的人多,居然有饭馆子,老板娘报出几个菜名,告诉他们来得不凑巧,这里11月份到五月份都是淡季,能种的蔬菜大多四月份才开始播种,还得等上一百来天才收获。当下正好是严重缺菜的淡季。
跟老板娘解释相得映彰的就是少得可怜的菜品,芽芽数了一下绝对不够七种啊,萝卜等茄果蔬菜,一公斤都卖到了一块五以上,那是相当的贵。
他们点了份面条,还有一份老板娘推荐的土巴,之后沾着糌粑吃。
也没什么灶房,客人要什么老板娘就在前院做。
芽芽溜达过去瞅两眼。
老板娘拿出来的野菜见过,叫火麻草,跟店家自家风干的牛肉一块炖,又拿出来一袋橘红色的本地种植干辣椒,瞅着有点像南方市场上的线椒,小伙烧开,还搁了点之前说过的藏萝卜,一点牛奶。
芽芽瞧见有包子,买了几个。
本地的奶渣包子,吃起来酸甜口,不是很符合她的口味,三下五除二吃完就没再动下一个。
坐回桌子的时候听见同行的同志正跟人打听大部队的下落,眉头皱得老紧,压低声音对芽芽说很不对劲。
好几辆车经过有人瞧见不奇怪,但他就是随口拉了个人,恰好就能问出个消息来,运气是不是好到有点超脱常理?
直到饭菜上来,这哥们都不肯放松半分,犀利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人家还给上了本地的大蒜,让他们就着面条吃。
大蒜也新奇,不像京都的紫皮四六蒜,也不像北方的白皮狗牙蒜,藏区本地的蒜瓣比较大,瓣数瞧着也多一点。
本地有一家宾馆,入住的时候芽芽还跟前台唠了一会磕,听说上头喀则支社正准备在这个宾馆设置旅游招待点,之后开展“珠峰”三日游、五日游,本地已经捡包了,估摸着真正落地实施也是三四年以后。
人家小同志完全没有芽芽的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