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地贵,仅凭舅舅的从七品官员俸禄与慕家家财,在长安地僻处购宅都有些吃力。舅家之所以不仅能在相对不错的地段置办宅邸,还有余力在郊外买了一处小小别院,皆因舅妈徐氏娘家富贵。
慕家因曾出过清正高官,名声在外而家资空乏,徐家则虽因经商富有,但因家中世代都没读书人,有财无名。慕徐两家的结合,正是各取所需。各得所需的舅父舅母又因秉性相投,多年来夫妻感情融洽,夫唱妇随。
虽然在要她出去住这件事上,舅舅跟本没出面,但若舅舅未点头,舅妈是不会擅作主张的。舅妈对她暗藏歹心,倒也罢了,毕竟她们之间并无半点血缘,可舅舅是她母亲的亲哥哥,读着圣贤书,任着掌管礼乐的差事,却也一直打着将她作为“瘦马”养卖的主意,纵早知人心冷暖,慕昭每每想及此,也不由齿冷。
早由舅妈出资购置的郊外别院,地近南山。因南山樊川一带风景秀美,京中不少高官豪富都于樊川营构别墅,因而这座临近南山的小别院,虽占地只三四间房并小小的前后院,但论地价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随她来别院的,除了丫鬟菱枝,还有一名老练的嬷嬷李氏。李嬷嬷原是舅妈身边的得力老仆,舅妈定要将李嬷嬷指派到别院服侍,自是存了监视之意,以防她外逃或是自作主张地生出什么事来。
外逃是无用的,只“家事”二字就可叫舅舅借用官府力量,在世俗礼法的支持下牢牢掌控住她。这世道便是一层压着一层,她需做的是借力打力,寻求超乎官府力量的、可斩断她与舅舅亲缘关系的立身之道。
久经思索后,慕昭想到了一个人,琼华真人,当朝舞阳长公主,南山北麓那座琼华观的女主人。
舞阳长公主是韦太后的独女、当朝皇帝的亲姐姐,年已四十有一而无夫无子。承平初年,未婚的长公主在她二十一岁时,向她十六岁的皇帝弟弟,上表请出家为女道士。少年皇帝赐其道号“琼华”,为其在南山北麓修建了一座琼华观。此后二十年长公主便长居观中。
然而那二十年里,长公主并非真就清心寡欲地诵经修行。她的琼华观,常有文人雅士聚集,长公主好办文会,好与有才华的年轻文人相交,渐就有传言说长公主办文会是在选面首,而与她关系密切的相貌英俊的年轻文人,皆是她的情郎。
于是二十年里,常有大臣上本参奏长公主败坏道风,不过韦太后疼爱女儿、皇帝也对那些奏本置之不理。长公主逍遥快活如旧,甚对那些上本参她的大臣放话说,参人要有真凭实据,建议那些大臣将自家女儿姐妹们,都送进琼华观里当女道做耳目,帮他们搜集证据,又在那些大臣不肯时,叹说可惜,说女子做道士可比嫁人为妻逍遥百倍呢。
是惊世骇俗的言论,世人私下以为放诞,可她却觉有理有趣。如能投身琼华观做女道,舅家是奈何不了她的,一来她已出世斩断尘缘,舅家不可再以“亲缘”“家事”等约束她,二来这观中主人乃舞阳长公主,给舅舅舅妈一千一万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跑到琼华观里来抢人,不敢在长公主面前逼她还俗的。
这法子唯一的缺点就是,舞阳长公主是皇帝的亲姐姐,且与皇帝关系和睦,选择这样一条路,多少还与皇家有点牵连。但,这一点弊端远远小于利处,至少在她将这法子当做权宜之计避难时,应不会给她带来祸端。
其一,琼华观位处京郊南山,正所谓天高皇帝远,皇帝等闲不会驾临。其二,琼华观说是道观,但观里人员配置与公主府无异,仆从众多,就算皇帝破天荒驾临,她一小小女道也不会到皇帝面前去。
而其三,即使真万分之一可能地见了皇帝,应也不会发生什么。前世皇帝强纳她入宫是因画师为她增美太过,她人在蓬莱殿时皇帝大抵遥遥望见过她并感到失望,故才两月余都未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