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房间,大家要在十二点之前先垫吧垫吧。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看春晚,摆在她们面前的有饺子还有一大堆煮好的牛肉羊肉,甚至巨大的猪肋排。
大明和杨桃和孩子们分享他们包的奇奇怪怪的饺子,有一个姑娘吃到了那个包着硬币的饺子立刻得到孩子们的追捧。这场面多么和谐幸福,这些孩子都是孤儿却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孤儿院而快乐。
在一些家庭里夫妻就喜欢生孩子,导致兄弟姐们高达十人的巨大家庭也是有的。趁这个机会杨桃阐述她的理论,所谓南方的很多家庭都是孩子众多,在场的十几个孩子根本不足为奇。“弟弟妹妹,咱们不能选择生下咱们的父母,但是咱们可以选择现在。咱们是一个大家庭,你们不少人今年就要上学了,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最终学一身本领和哥哥姐姐生活一起!”
孩子们兴奋的嗷嗷叫,杨桃心里的小九九,这帮子人一定要接受精英教育,成为公司的部门专家,这或许是对于她们对于自己最好的选择。
大年初一零点,全城到处鞭炮作响。胡正森和还在襁褓中的杨婷婷关在一间比较隔音的房间躲避满城巨响。胡老和杨老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看着胡正男点燃一挂十万响的鞭炮,在全城的炮竹声中又想起了战争岁月,是的这真的很像战场。
外地的儿子们打来拜年电话,胡老爷子没有闲着马上接听。生活如此他已经很满意,即使儿子不能回来,父子之间只能说些问候的话。杨桃和王静轮番上阵安抚远在一千公里外的亲人,杨桃许诺过几个月去看看她,实际上她更想看的是徐萍和她的蚕丝工厂。
新年幸福的时光过的很快,而大街上还是显得很萧条。商店要到大年初六开门,这街上走到到处都是拜年的人。大年初二兄妹俩去了那老爷子那吃一顿。
时间很快到了大年初八,这一天工厂全面复工。每逢佳节胖三斤,工人们还有些意犹未尽,他们满脸都是富足,为此大明就怕他们不能迅速投入正常的生产生活只好先开一场收心大会。
按照工作调度表,新年之后生产的东西没有大变化。招人还有新厂房的建设都在日程表上,大明负责的就是签字。
新年之后大明做的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涨工资,这是杨桃所支持的。一个企业盈利5%的很正常,盈利10%的就是非常好的企业,而德新公司的盈利高达30%,造成这个现状还是因为工资发放的比例太少。说是比例少实际真不少,这方面国家的税收很高但公司的产能还在迅速上升,这盈利的30%代表的确是八千万。精密轴承、电池、电脑多种配件、电动车、农机、工业母机,这些设备德新公司都是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没有理由不暴利。
公司有一套年轻充满活力的精英班子,都是源自各大高校的专业人才,在经营管理上不用费太多心思。大明和杨桃需要做的就是领导他们,所谓御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