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就这么在青崂山住了下来,在这个时代既没有羽绒被,连毛毯都是奢侈品,晚上只能盖上厚重的棉被。
本来李海洋想找老支书盘一个火炕,可是林雪琴说在这里不会住得太久,还是不要老麻烦人家才好。
夫妻两个每天忙于饭店的准备事宜,一边教刘二婶做菜,一边了解供货渠道,和老支书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在此期间,李海洋就问起过王各庄的花馍,李学全听了之后,磕了磕烟袋说道:“王各庄是生人莫入,那地界可是个是非之地,没事少去。”
李海洋听了之后在心里面默默赞同,在那个民风彪悍的村庄,有一套独有的逻辑和讲理方式。
“他们村里面有不少手艺好的媳妇,那花馍做的在方圆百里也得说是头一份,咱村里也有做的,可比人家差远了。”
“花馍这东西你看着没几篇文章,可是有些窍门人家不说,你再怎么忙活也折腾不出来。”李学全说这些话的时候,好像有些悻悻然。
“他们村子在这方圆百里也算是最穷的,人口还不少,但这两年只有嫁出去的,没有娶进门的,再这么下去,我看要麻烦。”
听到这里,李海洋便问道:“他们这个花馍手艺这么好,不能靠这个赚些钱吗?”
“这个东西能值几个钱,累死累活做上一天卖个块8毛的就得烧高香了。”李学全不以为然地说道。
果然和李海洋猜想得差不多,在八十年代初,花馍的艺术附加值根本没人在意,绝大多数人只是当成普通馒头来看待。
而做花馍的工艺复杂,一天做不了多少,如果价格再上不去的话肯定赚不到什么钱。
“咋的,海洋,你想做这个生意呀?他们村的刘铁山和我是老相识,你如果想买花馍打个招呼,这事我就给你张罗了。”
“我现在还没想好销售渠道,不过在开业之前还得行老支书帮个忙,让王各庄做上一些最精致的,我好在开业时候用。”李海洋说道。
“这个没问题,等有空我去趟王各庄,把这事给你敲定了,不过这玩意是真不赚钱,我看你也别瞎忙活了。”
老支书一脸的不以为然,是因为王各庄并不是没有做出努力。
那些花馍经常在集市上出现,也曾经拿到城里的饭店去,但都没什么起色。
主要是产量上不去,花馍工艺这么复杂,怎么能和馒头相提并论。
国营饭店那时候也走的是经济实惠路子,对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感兴趣,所以折腾了好多年,王各庄还是穷的要命。
李海洋听到这里,心里面便有了数,他现在心中有好几个事情慢慢串联到了一起。
就在前两天,在日报社自己可是吹下牛了,说是个体饭店开业的时候刘彩云处长一定会出现,而且还有其他的领导。
虽然这些话都八字没有一撇,但当时周文山开口问了,如果说开业的时候没有什么撑门面的人物,接下来的事情也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只得硬着头皮先硬撑下来,然后再往回找补。
可是刘彩云处长可不是那么好见的,自己一不知道人家电话,二不知道住址,三也没有任何的由头去找人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千方百计地打听到了人家住处,贸然登门也只会适得其反。
能够把刘彩云打动的东西不多,只有对于旅游局的规划有帮助,才能够成为契入点。
王各庄的花馍属于养在深山无人知,除了周围的村庄,很多地方的人连听都没听说过,但却对旅游规划有着极大的帮助。
所谓的旅游,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宣传的方式,打响地方品牌,彰显地方上的独特魅力才是要点。
花馍这个东西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