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累。
整个农学七大类四十三个专业,都是需要下地干活的。
别的不说,就说李一柱的妹妹李一弦,现在还在农村种地呢。
基本上所有的农大都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养殖基地,那些农学生就要在这些基地里度过,夏天在北方,冬季去南方,都跟候鸟似的,基本都没有个完整的假期。
这可不是去度假,是真的要下地干活的!毕竟这关系到能不能毕业的问题。
基本上农学生不分男女一个个都是黑乎乎的——那都是下地干活晒出来的。
顺便一提:李一弦也继承了她哥的倒霉运。
农学学科基本分为两大方向:育种和栽培。李一柱选择了育种方向,李一弦则选择了主攻玉米栽培,结果现在他们种植基地那边连续下雨,整个基地遭遇水涝,现在玉米长得跟韭菜似的……
实验成果就这么‘飞’了。
学农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有人说了,不可能农学所有专科都需要下地吧,不是还有园艺专业吗?那不是设计师吗?
嗯,那确实是设计师,不过是需要种地的设计师。
试问天下谁不想找个干活轻松赚钱多的工作?而学农‘恰恰好’完美的避过了这两点。
又要下地干活风吹日晒,而且毕业后找个高薪的工作又比较难。
农科毕业的学生继续从事农业的比例可能连五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过现在农学却又是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随着国家大力支持农业,学农的人好像越来越多。
但是很多人考农大并不是为了从事农业,而是因为考农大研究生容易!
所有专业里农学专业考研的分数线最低!
打比方说: 某人在普通大学学金融,这样毕业后找工作没有什么竞争性。他可以选择考研,考农大的农学专业研究生。
农大可是正经八经的985高校,考进去后镀了一层金,从里面出来后既可以拿着金融本科证找工作又可以说自己是985出来的研究生,这样找工作就容易了很多。
很少人会选择继续从事农业!
那为什么继续从事农业的不多?除了辛苦之外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工资低。
农学专业学生固然能为农产品增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但是对那些老板来说这样收益并不大,不足以给农学生支付高工资。
说个比较吓人的事情:农学研究生毕业后的行业内平均工资也就是五千多。
这工资真对不起多年的寒窗苦读!
就算国家大力推广农业支持农业,可是看一下大环境,有几个农业公司开出高工资过?
那么从事农业赚不赚钱?
有一说一:做好了也真赚钱。
萧鹏他们旁边镇上就有一个高人,今年大概五十多岁,就是培育出一个农业部认证的新型黄瓜品种,现在成立两个公司光靠卖种子基本上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但是育种这事儿就是这么扯淡,有人可能干了几十年也没有培育出新品种,有人干了几年就能成功,这是个经验、学习和幸运并存的行业。
运气真的重要!
育种这事儿需要配种、筛选、搭配新的组合,在不同地方实验,经过层层适合认证,平均来说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十年!
隆平高科为什么前些年不盈利?不就是因为这点儿?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都是在打地基呢!
萧鹏道:“小南,你本身是海大的学生,这学校已经相当牛X了,不需要去农大再镀层金,小林子倒是可以,但是他如果能维持专业水平那他毕业也是被人抢着要的前途光明,所以你们都不能说选错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