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也绷不住了,抿着嘴儿使劲地憋住,想不笑。可是到最后,还是没有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轰”引发全班大笑。
“你难道没有别的想吃吗?”
“有,锅巴。”王珂大声地说。“小时候爱吃锅巴,尤其是猪油拌锅巴。”
那时候物资供应匮乏,根本没有什么辣条、烤麸、薯片、果冻、蛋黄派、蛋挞、牛肉干之类的零食,连火腿肠那都是外星人吃的玩意儿。
因为家里穷,猪油金贵,王珂而锅巴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王珂记忆中的姥姥很偏心,每到过年过节做大米饭时,总把锅巴放在一个饼干桶里藏起来,留给她的长孙——王珂大舅家的儿子当零食。
那时城里孩子的零食,除了糖块就是饼干。
王珂唯一的零食,就是把家中的地瓜干偷些出来,用水煮了带到学校当零食。从小学到高中,能吃一碗透着香气的猪油开水泡咸锅巴成了王珂无数美好的愿望之一。
临进城的时候,姥爷替他背来几十斤地瓜干。
刚刚到高一四班的时候,王珂就发现好多的女同学都爱吃一种自家的零食:锅巴。
一到下课,王珂经常看到几个女同学叽叽喳喳躲在墙角,在一抹阳光下轻抿着红红的嘴唇,咬着嘎蹦响的锅巴,嗅着那香气,王珂每次都似乎要偷偷咽下好多的口水。
城里人有锅巴和饼干,王珂老家农村有大堆的地瓜干。遇到这种情况王珂就会从自家缝的书包里,把用旧报纸包着的地瓜干拿出来,与徐俊等几个极少数愿意接近王珂的城里男生分享,以抵销着那锅巴和饼干的诱惑。
其实地瓜干不比锅巴、饼干难吃,它有一种淡淡的甜味,很有嚼头,既可充饥又可消食。
世间所有美好,都会在某个时间完美邂逅。
“嗯,原来你的外号,还有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张老师忽然开始喜欢起面前这个瘦弱的小男生,胆子大、有担当,只是不知道学习怎么样?
“嗯,放学吧同学们,王珂你留一下。”张老师想好好与这位爱吃地瓜干,也爱吃锅巴的学生谈一谈,孺子可教也。
这是王珂读高中以来,第一次与老师谈话。
张老师并不知道王珂的母亲是个老革命,而且还是卷烟厂的工会主席兼车间主任,随着聊天的深入,张老师迷惑起来。
“王珂,你的家境应该也不错,可是妈妈为什么把你放在农村?”张老师不解,她起先以为王珂就是一个农家小子,而且看他身上穿的十分简朴,土布衣服、自己做的鞋,连肩头斜挎的书包,都是自己缝制的,差点以为他是农村里的“五保户”。
什么是五保户?就是当时的农村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学),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新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妈妈特别希望我自立,能经受最艰苦环境的磨炼。”王珂接着说。
“既然是磨炼,也用不着在农村啊,你是不是姊妹特别多?”
“张老师,我是独生子。”
“啊!”张老师大吃一惊,那个年代,家里兄弟姐妹有好几个都是非常正常的,独生子怎么会舍得放在农村?
“我妈妈是老革命,她自己十二岁就独立了,所以她从来不娇惯我,她从我初二的时候,就让我自己的事自己做,洗衣服、做饭……并且要自食其力。”
农村的孩子,做饭洗衣服都是常事,割草喂猪也很正常,但自食其力就有些夸张了,张老师越来越迷惑。“王珂告诉老师,你怎么自食其力?”
“就是除了吃饭穿衣,学杂费和零花钱全部自己挣。”王珂尽可能用平静一点的语气和张老师说,以压抑着自己起伏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