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同地出生,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的巧合!
颜丽兴奋的不能自已,此时她再看王珂,眼睛里都是满满的关切之情。
“地瓜干,你自己能吃不?不能吃我喂你。”她丝毫不在意张丽在旁边,这种纯洁的同学友谊,和陈丽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复杂的情感。
“嗨,王珂,忘记告诉你们一件事了。下周一开始,我们的支农就要开始了,你这样能参加吗?”张丽把下乡支农的消息一说,屋子里三个人都沉默了。
张丽的消息一定是从当班主任的妈妈那里得知的,还有三天,能参加吗?
“张丽,这次下乡在哪里?”
“听说是大王庄。”
“大王庄那可是个好地方!”王珂叫起来,他家有一个亲戚在那里,离山城市约十五华里,靠近长江。水草肥美,鱼米之乡。那里的水田特别多,鱼虾特别多,黄鳝特别多。
很多家都种一种叫荸荠的东西,既是水果又是菜,它和水稻一样,长在水里的烂泥中,它的叶是那种细细长长的茎,当地人都习惯叫它灯草芯,收完荸荠,把灯草芯晾晒到金黄,用它编夏季凉席,又叫灯草席。
风不吹,心不动。
一听说去大王庄,王珂的心情立刻被点燃,无限向往。
王珂把枕头靠在身后,又问:“这次去支农几天?主要是干什么?”
支工、支农,接受锻炼和实践教育,是那个年代学校的必修课。
“午收小麦是肯定的,听说还要帮助种花生和玉米,帮助插秧呢。”张丽继续说道。
“那我要去。”王珂说。这几样农活,对王珂来说,他都熟悉,特别是收割小麦和插秧,他敢吹牛,全班能干过他的不多。
“你,你这样怎么去?”颜丽看了一眼王珂,忍不住又担心起来。
“没事,我不是还有三天吗,今天晚上就退烧,明后天我就能上学去。”张丽和颜丽的到来,是一副最好的药,王珂一下觉得自己好了许多。尤其是张丽给自己带的那个消息,陈丽妈妈在张老师那里吃的一个闭门羹,对自己是一个莫大的安慰。
“那你吃点饭,你想吃什么,明天我们送来。”
“你们……现在想走?”王珂刚接过碗想吃,立刻放下了勺子。
“是啊,我们准备去大丽家。”颜丽说。
“那行吧,我们后天见。”王珂把饭碗往旁边的柜子上一放,立刻下床,准备送两位同学。
“对了,王珂,凡尔纳的三部曲你那还有吗?这套《海底两万里》我看完了。”张丽说着,从书包里掏出了两本书。她用了五天就看完了,但这个时间和王珂相比不算快,书皮她用画报纸包得格外精美。
“你还把书皮也包了啊,书有的,不过在我住的集体宿舍里,我上学时给你带去。”王珂连忙说道,这种书友再多也不烦,就怕那种看书如吃书,好借不好还的,再借可就难喽!
“好啊,好书不分享,让人太失望。”颜丽一下把书夺了过去,“这书借我看。”
“好的。”王珂想起来,自己生病这几天,干不了别的,竟然把看书也忘记了。
送走张丽和颜丽,王珂一口气吃了两碗稀饭,吃出一头汗。心病没了,身体的病也自然好了。于是他把门一锁,赶紧到集体宿舍去,不仅要把落下的课补上,还要把那套小说取来。
出了家属区,拐了个弯,就到了厂大门口。正好看见看门的李师傅。
“李伯伯,谢谢你。”王珂说道,那天,如果不是李伯伯抱着自己,并把自己及时地送到医务室,肯定要摔倒。
“小王珂,好啦?两天未见,瘦了不少,刚刚医务室的周阿姨还说一会去看看你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