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的第一次参加勤工俭学,是从初一开始的。
当时卷烟厂修厂区的道路,缺少小工。妈妈李金环听到后,特意把放暑假的王珂从老家接了过来,让他来当一个月的小工。
啥叫小工,就是帮助修路的瓦工师傅拎泥灰桶的,一天一元二角,按天计酬。
王珂当时只有七十斤的体重,一次拎两桶水泥混凝土是有困难的,那就每次拎半桶,这样每天六角钱。
那个时代的家教观念,钱多钱少不是问题,父母就是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不易,知道财富源自于自己的双手创造。
王珂当时非常不理解妈妈的这种决定,他以为妈妈是接自己来城市玩的呢。
所以第一天干完活回来,浑身酸痛。而且手上还打了两个泡。
妈妈李金环并没有像有的父母那样心疼的不得了,而是面对王珂的叫苦,微微一笑。晚上蒸馒头,捎带做了几个糖三角。妈妈把王珂喊过来打下手,帮助揉面,馒头上锅后,又帮助烧火。
第一锅馒头下来的时候,妈妈让王珂先趁热吃了一个糖三角,妈妈问他:“好吃吗?”
“好吃,香,甜!”王珂答应着。
妈妈却说:“自己蒸的,吃起来才香。”
王珂怔怔地看着妈妈,认真体会着这话的意思,尽管还不完全明白,但知道这话里有话。
那个月,王珂历经艰苦,包括加班费,一共拿到了二十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大钱,相当于两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当时王珂的学费是二块五,剩下的十七元五角,全成为了王珂的零花钱。
当王珂说完这个故事时,记者小邓感慨万千,这样的父母不多。
“王珂同学,你在后来的勤工俭学中,还做过哪些力气活呢?”
“我修水库抬过石方,为砖瓦厂抬过土方,到采石场打过钎子,参加过公路段的修路,还为发电厂拉过煤……”王珂如数家珍,一口气说了一串。
记者小邓睁大了眼,她采访过王珂的妈妈,知道王珂的妈妈是卷烟厂的工会副主席,爸爸是发电厂的车间主任。家庭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可是没有想到王珂小小的年纪,竟然参加过这么多次的勤工俭学。
“你最最难忘的是哪次勤工俭学?”
“最难忘的是为砖瓦厂抬土方。”王珂咽了一口唾沫,他还没有意识到,此时,照相馆的三位员工都围了过来,他们还是第一次听两位顾客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特别是听到面前这个瘦削的学生参加了那么多次的勤工俭学。
“为啥难忘呢?因为我连头带尾只干了两天半,一分钱也没有挣到。”
照相馆内哄堂大笑。
“那是前年的春节,我上初二。因为快过年了,砖瓦厂特别需要抬土方的人,要不然根本不会要我这种小个子的。”王珂解释,他没有理会围观的照相馆工作人员,立刻沉浸到回忆中。
“我们到工地后,我被分配与一个大个子抬筐。我个子小,抬着抬着那筐就出溜到我这头来了。第二天开始下雪,大家都想突击干完,早点回去。结果干到一半,那个筐又出溜到我这头来了,但是筐一下刮到了我的脚后跟。”
王珂说到这里,一下把听得人心给拎了起来。“脚被刮着了吗?”刚刚那个卖胶卷的阿姨急急地问。
“肯定是刮着了,一下把脚后跟的肉和皮全刮了下来。弄到医务室,医生给上了一点消炎粉,也没有给包扎,就让我回家了。家很远,有近十里路,我的脚也没法着地,我就是这样单腿跳回来的。”说着,王珂把左手的夹板放在膝盖上,用右手把袜子向下褪了褪,里面赫然露出一个杯口大的伤疤。
“啊!这么大。”那位卖胶卷的阿姨,眼圈立刻红了,大家这才理解,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