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别人这么说,六皇子绝对拼了这幅身子骨也要过去揍他。
可惜说这话的是天元帝,这让六皇子无处可发泄。
可真要是什么话都不说,那么他也不用在宫里混了。
最后只能憋的满脸通红,然后硬着头皮说道:“儿臣知道,自己才疏学浅,写的不足以进入父皇的眼睛。”
“只是儿臣斗胆想问一下,若是儿臣的办法不行,那该怎么办?”
“儿臣虽然不才,但是在这治国之道,还是研究了不少时日的。”
“希望父皇可以指教。”
不得不说,在一个朝廷之中,大多数敢说话的都是文人。
他们做事很到时候比武人还要疯。
文人好面子,好尊严和傲骨。
哪怕是六皇子面对的是自己的父皇,也不愿意示弱。
这话虽然听上去是在求教学,其实是想向天元帝表达,父皇你不明白,我不怪你,但是你别乱评价好么?
对于六皇子的问题,天元帝甚至都懒得起身看他一眼。
毕竟他方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不过今日是家族聚会,也就是在宴会上,天元帝也就回答一下。
别看天元帝其实戎马一身,做事也是雷厉风行。
但是真正能当好一个明君,在治国理念上自然不会差,甚至优秀。
毕竟治国,从前人
口中所授,又或是史书借鉴。
也比不上亲身经历来的更又说服力。
而比起亲身经历,谁能超过皇帝本人呢?
天元帝没有再回答他的问题,只说道:“假如刑罚足够,现在已经不知没有贪官,连官都没有了。”
听到天元帝的话之,后很多人顿时意识到。
六皇子虽然策论看起来写的不错,但是根本就是扯淡。
如今贪官已经是砍头了,你再怎么加重也不过是多砍两个,还能怎么样呢?
砍到最后才朝廷无人所用,砍到百官全都害怕,到最后可能都没人敢做官了。
这就算好了?
就好像你写一个研究报告一样。
问你怎么制作一个能跑的汽车,你说往发动机里加油。
这不是扯淡么?
随着六皇子后,后面又陆续站出来了两个被点到名的皇子。
天元帝只简单点评了几句,便直接淘汰了这两个甚至连点都没有点对的人。
直到这时,才出现了很多人写了内忧外患的问题。
也是从这里开始,评价才开始慢慢的提高。
天元帝看着十二皇子赵元吉的这份策论,点点头道:“写的还算不错。”
“虽然有些瑕疵,但注重实务,从底层入手,可见你平日是用心关注这些了。”
得到这评价的赵元吉很是高兴。
虽然知道自己没有可能可以夺得头魁,但是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苏逸。
毕竟自己虽然了解过这些,但这策论的切入点,还真的是听苏逸刚刚说的话找到的。
策论中,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能让阅读者眼前一亮。
不知道过了多久,便来到了五皇子的策论。
————————
“接下来是五皇子的策论。”
天元帝把这策论拿了起来。
“治理蛮人之策。”
“对于蛮人可以利用纵横方法,收买远方部落,攻打近处部落,达成夹击,而且对于后面单独立法更是可以做到面面俱到,真是精彩。
“通过专门单独建立相关的法经,来约束官员。”
“两个观点都立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