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哥。”还没等老六站直溜,热情四溢的声音已经传进了耳朵。
这就是关外的特点了,尤其是做生意的,那绝对让你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让你怀疑是不是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友,那语气态度让你感觉就是相处了多年的邻居。
但,啥也不是,这就是纯粹的一种地域式的习惯。接人待客的习惯,和想法事实都无关。
关外的服务态度就是这样的,绝对的热情亲切,但这并不妨碍一会儿翻脸了他把拳头杵到你脸上。
小吃部里面不大,就是一楼改的,把里面一侧的窗子改成了门,卧室就变成了饭堂,摆了几张桌子。厨房还是厨房,另一间卧室还在住人。
里面还挺热闹,一桌几个年轻人在喝酒,另一边一个戴着眼镜的男人在教几个孩子弹电子琴。
酒薰耳热,琴声阵阵,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得到互不影响的。都是高人。这些孩子弹出来的声音基本都是噪音,根本听不出来个四五六。
主要还是大家都是熟人。
这会儿在关外,电子琴,手风琴,小提琴,笛子二胡这些乐器都比较流行,到处都有办班教学的。谁说只有九零后零零后没有业余生活?这会儿其实也一样。
学琴,学跳舞唱歌,学书法,学作文,学游泳,学乒乓球,少年宫什么班都有,私人家庭小课堂也不少。
不过这会儿的孩子相对来说还是轻松愉快的,作业少,业余时间多,也很少有家长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一般都是真的有兴趣了才会报班学习。
毕竟学费也不是小数目,一个月几块钱还是要的。
当然了,什么都不想学作业都不想写每天就想着打啪叽拍烟盒滚铁环猫瞎乎的孩子占了大多数,一天到晚玩的热嗨,天天都得挨顿揍然后明天继续。
这会儿的孩子,是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向发展的,不会为了考试而考试,各种劳动都要参加,体育音乐一样不落,都要达标才行。
一般送孩子出来学乐器的,都是相当不错的家庭,大多数要么是书香门第,要么是干部子女,他们眼界更宽,知道的更多,更知道应该怎么培养孩子。
“我哥在这教会儿孩子,我让他们小点声。”老板拿着抹布迎过来,热情的和老六打招呼,解释了一下屋子里的奇怪氛围。
老六看着他笑了笑。那你去让他们小点声吧,这话说的也太假了,还能拿布把电子琴蒙上?
“我拿回去吃。”屋里太吵,老六说话的声音基本上被盖住了,有点难受。
“啊?”老板愣了一下。
老六扬了扬手里的铝锅和饭盒,把铝锅和饭盒放下来去拿菜谱。
“带走啊?”
老六点点头,翻了一下菜谱,按着刘鹃的喜好点了几个菜。
这会儿也没有什么正规菜谱,就是老板自己用烟盒子写的,字写的到是挺工整。
“四个菜?要点饭不?新煮的大米饭,馒头卖完了。还有面条。”
老六摇摇头。他下楼的时候已经用电饭锅把大米饭煮上了,就买菜就行。
“酒要不?不用押金,哪天有空把瓶给我送回来就行。”这老板不认识老六,不过能在这个点来炒菜的,肯定是住在附近,这个年头不会有人占这俩瓶子的便宜。
“你麻溜让厨房快点做去,在那磨磨啥呢?”教琴的那个眼镜抬头看过来,训了老板一句,冲老六点了点头:“张顾问,今天不忙啊?”
老六冲他笑笑点了点头。实在是在这屋说不出话来,说了别人也听不着。
老板去厨房喊了两嗓子,出来凑到他哥身边:“哥你认识啊?我咋没啥记性呢?”
“就住六十号楼,咱们总厂的顾问,你有点眼力界。”